各部门、单位:
根据教学工作安排,现组织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任务编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学任务及时间安排
(一)教学任务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全日制本科、专升本各年级、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详见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网址:210.44.16.13。
(二)时间安排
在校生2025年8月30~31日报到注册,9月1日正式上课,至2026年2月1日结束,共22周。2025级专升本新生9月6日入学报到,9月8日正式上课,至2026年2月1日结束,共21周;2025级普通本科新生9月6日入学报到,入学教育和军训2周,9月22日正式上课,至2026年2月1日结束,共21周。本学期第20-21周为考试周,第22周为实践教学周。
二、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日历及课程表编制均在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内完成。
(一)统排课程教学进度及日历维护(7月4日—7日上午10点)
该阶段仅维护修读方式为必修及指定选修的课程,由开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1.系统操作流程
教务管理→开课管理→开课任务管理→选择学期、课程等→选择班级→点击下方“合/拆”按钮合班 (合班方式参照附件1)→维护教学日历(授课教师和教学场地暂不维护,操作详见附件2)→维护完毕后提交。
系统合班应严格按计划类型进行。不同计划类型不得合堂,第一类别合堂课程:修读方式为必修、指定选修的课程;第二类别合堂课程:修读方式为选修的课程。不同类别,同一类别不同学时、不同教材课程均不得合堂上课。
2.教学进度编制要求
课程进度填报提交由各课程依据以下要求做好规划,确保系 统填报顺畅、高效。
(1)所有年级授课安排均严格按校历执行,所有课程应于第19周周日(2026年1月11日)前结课,尤其重点关注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其中,9月28日,2026年1月4日正常排课;
第五周周一(9月29日)至周五(10月3日)正常排课,周六周日不排课,第六周不排课,排课结束后,10月1-3日课程由教务处统一平移至10月9-11日;2026年1月1-2日不排课。
对应周次需按教务系统课程周学时限制要求提交进度。凡未按要求提交教学进度的课程,均不予排课,后果自负。
(2)节次安排严格按照《济宁医学院冬、夏季节次表》执行,杜绝5—6节联排,10—11节联排,13-14节排课等情况发生。
(3)对于同时设有理论与实验学时的课程,原则上错开一周;各专业、年级周学时原则上不超过26学时,必修、指定选修课程理论授课每次不超过2学时,总学时(理论+实验)每周授课原则上不超过6学时,总学时(纯理论)每周授课原则上不超过4学时,理论课晚上单次授课不得超过2学时,否则无法提交教学进度。所有课程原则上均不得安排纯线上授课形式。
(4)凡前5周有开课的课程,课程进度均应从第1周起(2025级专升本从第2周起,本科新生从第4周起),且周学时不低于课程平均周学时,否则无法提交教学进度;含有节假日的周次,当周剩余时间开课班级周学时在未达到限额时,骑跨当周的所有开课不得空课,否则无法提交教学进度。
(二)编制课表(2025年7月8日-7月11日)
教务处组织集中编排必修课,专业基础及专业指定选修课,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选修课安排
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及专业拓展选修课,教学日历提交时间等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有关要求
(一)请各开课单位高度重视,各学院教学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学管理科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引导教师及有关人员对照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强化过程监督和管理,有针对性地纠正不合理或有悖于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进度安排,所有教学进度须经教学院长审核后完成系统提交。
(二)开课单位需提前将师资等基本条件落实到位,所有附属医院授课教师需有学校聘任文件,未聘任的原则上不允许承担教学任务。
(三)请各开课单位汇总整理本单位排课要求(必修及指定选修课) 于7月7日上午12点前将电子版发送至教务处王志文OA邮箱,逾期未提交视为无要求。
附件详见OA和教务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