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华东师大杨晓哲:新技术——数字化助力新课程落地|首届“新教学、新评价、新技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4-01-05浏览次数:10

导读:为有效推动新课标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2月2日至4日,由上海现代新课程研究发展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翼鸥教育ClassIn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新教学、新评价、新技术”论坛在上海举办,高校专家、一线专家、全国教育系统管理者、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等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


在主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副系主任,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主任杨晓哲以《新技术——数字化助力新课程落地》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LMS成为课程与教学全面数字化的重要突破性路径。

分享 | 杨晓哲

整理 | 教育信息化100人

来源 | 首届“新教学、新评价、新技术”论坛

 

以下内容根据杨晓哲的分享整理

我想,作为老师,对于技术的感情应该是复杂的。有时候担心拒绝使用新技术会被时代淘汰,有时候质疑运用新技术到底能不能真正促进课程教学,有时候又担忧使用新技术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面对如此复杂的情绪、观念、观点,我们需要探索出一条新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入融合发展的道路。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复杂的情绪,原因在于技术和课程教学的结合依然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这个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这让我们觉得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和其他领域是不同的。

我认为,目前技术与教学之间的融合仍然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直面这些问题,技术在常态化的课程与教学中将会凸显其更加有效的价值。

图片

问题一 立场:往往是教师使用技术,而不是学生。

当我们在使用技术时,大多数都是教师使用技术,而学生使用技术的时间、空间和权益是不足的。教师和学生使用技术的场景和场合不同,导致学生无法使用技术进一步开展课程的学习。

问题二 单位:技术使用过于碎片化,往往是针对于某个活动中的单独环节,而不是整体的学习。

我们在使用技术时往往容易陷入碎片化使用中,非常在意某一个环节,让这一个环节因为使用技术而增添色彩。比如,在某一个环节使用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可视化,表面上更好地收集了学生的学情数据,但是这种单点的、碎片化的思考不便于我们进行长期的、系统性的整合,为后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问题三 取向: 知识或功能分解(点),而不是整合(技术融合学习的完整经历、生活与社会)

问题四 目标: 停留于双基分离的三维目标,而不是索养目标导向。

我们使用技术的目标是否转向了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核心素养?还是仍然停留在不断促进学生的知识巩固?

问题五 重心:更关注教师使用技术更好呈现信息,而不是促进学生加工信息(学会、会学)。

我们不仅仅需要帮助教师使用技术更好地呈现信息,更要促进学生加工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更加“学会”使用技术,真正达到“会学”和“学会”。

问题六 关注:更关注整体达成,忽视个体差异

我们要关注整体,也要关注个体的差异。

问题七 矛盾:过度追求或夸大智能技术,忽视现状基本共识、基本条件、基本应用。

我们仍然处于一个转变的过程中,使用技术在课程里、教学中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完全不可能解决,只要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进行系统性的思考,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事实上,在去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已经明确了“技术”的定位。与之相关主要提到了三段话。

图片

第一,“变革育人方式,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

第二,“落实因材施教。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监控,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挥新技术的优势,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个性化学习。”

第三,“改进教学评价,推动考试评价和新技术的深度融合。”

我们使用了那么多的技术,是否真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这是我们探索的核心和重点。

我们是否在使用技术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其实我们每一天都会使用很多技术,比如老师每天都会使用的PPT。PPT构建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技术吗?我们设计PPT的初衷,是以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为中心,辅助讲授。但是思维可以改变。

如果教师将PPT看做是需要课前提前发给学生预习,课后发给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阅读的材料,那么又会如何重新设计这个PPT?这样我们就转变了思维,真正使用技术去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我们关注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发挥新技术的优势,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个性化学习。”我们对于技术的定位已经越发清晰。

图片

可以看到,现在我们正经历着从第一个环境向第二个环境的变迁,正在从教师使用技术为主的“排排坐面向屏幕”式的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学习环境,转变为师生共同使用技术的“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环境。

紧接着我们将进入第三个环境,人工智能将会融入到学习的整体环境中。我们今天使用的新技术所要改变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将不断融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产生新的学习环境,这一新学习环境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的发展。

图片

因此,我们呼唤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这一系统同时包含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两个关键性要素。我们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共同为学生创建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环境和支撑体系。这一过程能够进一步把我们已有的优势结合起来。

图片

其实,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其各自的优势。线下教育环境打造教学的临场感,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而线上教育具有时空无限、海量资源、路径多样、评价伴随和自动分析等优点。当我们将线下与线上的空间相联通,就会促进线上教育赋能线下空间。所以我们在线下的场景中也可以实现评价伴随、自动分析,关键在于我们将线上教育的优势赋能到了线下的物理空间中。否则线下教育的空间就非常受限。

所以我觉得,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进一步融合是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逐步明确所正在使用的方式,以及所正在拥有的常态化环境。其实我们直面的常态化环境,无非就是几种情况的组合和叠加。

图片

第一种环境,在我们的教室空间里,大多数都存在一块“大屏幕”,可以连接网络,产生师生互动,为学生呈现信息,学生也可以上台演示。

第二种环境也非常重要,这是一种“大屏幕+小组终端”的环境。我们是否能够常态化的让每一个小组都有智能化的终端?在这种环境里,教师在分发小组任务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的数字化任务给予更多的支持,进行小组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和数据的反馈。

最理想的是为学生提供第三种环境,即“大屏幕+人手终端”。这种环境可以让老师更动态、更及时地把握每位学生的学情。

在校外,学生回到家庭也有两种环境,一种是纸笔的环境,一种是电脑的环境,这两种的环境构成了两种不同情况。但是这两种情况的存在,不意味着被真实地纳入到了我们课程教学的常态化共识中,我们需要逐步地建立。所以在图中我连接了几条线。

图片

我想,每多连接起一条线,都是我们常态化的、真实的技术环境和场景,我们不应该追求所有线都连接起来才开展技术深度融合的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相反,我们应该尊重每一条线的常态化,去进一步建立和分阶段推行,每一个阶段都非常有价值。我们不断连线,就能够把我们的所有设想在阶段性的常态化过程中去展开进一步的设计。当我们拥有了这样逐步常态化的环境,就可以把整个学习环境和课程教学进行系统性变革。

图片

当我们有了纸质版本的学历案,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转化为信息版本,这可能是一份Word文件。这样的转化,事实上已经有所进步,可以共享,可以编辑,我们将其简单理解为信息化。

但仅仅实现信息化还不够,而是要实现数字化,我们应该要把我们的课程迁移到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中,这可以支持学生全过程的学习。在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不知不觉地去收集学生过程性的学习数据,学生可以有交互性,可以有个性化,可以高效地展开协作,甚至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智能化。

这一步的迁移看上去仅仅只是一小步,但却是重要的一步。我们真正把一个纸质版本学习历程的设计变成一个数字化学习历程的设计,并且直接面向我们的每位学生。在这样数字化的学历案中,我们可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优势,能够进一步地展开融合和不断生成。

图片

进一步思考,我们如何在数字版本的课程中更好地使用技术?我们应该明确,使用资源应该更好地促进真实情景的探究,而不仅仅是导入。构建或运用多样化的资源形态,诸如文字、图像、视频、模型、数据集、虚拟现实等方式,凸显单元的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多维度深入情境之中,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

再进一步思考,在这样的一个数字版本的课程中,我们需要使学习的过程在数字版本的课程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展开记录、搜索、分享、协作和创造的过程,甚至可以让学生多种多样的基于技术的新学习方式,在课程中融合到学习任务里。

图片

学生可以更多基于搜索展开探究,可以互动地展开虚拟的尝试,可以多维度可视化地去不断探索,可以进行互联网化的分享,可以开展随时多元的合作,也可以做到个性的诊断推送等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去实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过程会变得越来越自然,我们的老师可以在数字化的课程里让学生敢于分享。

图片

举一个例子,在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课前递交给老师一份作业,学生反复练习了好几次才愿意上交。学生在线上的空间中形成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有些任务可以让学生分享到互联网中,这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图片

图片

学生把作业递交给老师,与把作业分享到互联网中相比,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和学习的经历,这会产生学习的进一步交流。甚至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人机交互,人与机器自然交互就可以展开学习。

图片

在整个数字嵌入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技术对于提升测试的灵活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将反馈、评价、诊断、自适应等多种技术评价功能,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图片

再举一个例子,老师借助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学习管理系统)开展教学,在单元实施之前,预设了几条学习目标,检测学生在还没有开始学习之前的程度和情况,老师在充分了解之后,再进行课程的迭代。因此,在数字化的完整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会更加迅速。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学习历程的设计从信息化转向数字化,在不知不觉之间完成了面向学生的完整设计和全面的转变。

图片

智能系统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速,展望未来,我们对于“智能”这两个字可能还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它拥有巨大的潜力。

过去我们开发一个教学智能系统非常困难,但今天我相信,很快很多系统都会有智能学伴和智能助手。当学生遇到任何问题时,提问智能学伴和智能助手,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正确的。因为今天的大语言模型已经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新可能性,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老师的陪伴,智能系统的陪伴也已经无处不在。

图片

这是一张我用GPT生成的画,我告诉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智能系统的陪伴,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反面的作用。请据此画一幅画。”结果GPT生成了这样的一幅画,我觉得画得非常好。智能机器有可能帮助学生,当然如果没有好的引导,也可能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所以两面性同时存在。当然我个人觉得正面的存在意义更大,但我们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正面存在的意义?

图片

这是网络上有人总结的“魔法提示词”,可以让GPT更好地回答问题。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人机共存,人机共同进步的时代。

图片

从教育信息化1.0发展到教育信息化2.0,再走向教育数字化,我们正处于转变的过程中。过去的信息化是教育中生产关系的变革,今天的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中的生产力变革。当教育要素可以在师生之间共同数字化地展开,我们就可以撬动教育的生产力。


结语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对课程与教学正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增强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也使得课程全过程中“教-学-评”的一致性更加具有可交互性。LMS成为课程与教学全面数字化的重要突破性路径。另外,技术也正在培植我们的智慧。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形成人机共生的智慧,这正是我们所面对着的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所生长出来的一种新体系。

注:杨晓哲,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副系主任,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主任。本文整理自首届“新教学、新评价、新技术”论坛。



信息来源:《教育信息化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