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徐扬生 | 以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23-12-13浏览次数:10

[摘  要]高等教育要为国家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流人才,需要从体制机制和育人理念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更加开放包容的高校环境,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通过育人理念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和精神,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体现“全人教育”理念。

 

[关键词]创新人才;书院制;育人理念;全人教育



在人类历史上,科技的进步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每一轮先进科技的竞争都会引发世界科学中心和产业中心的转移,并重塑世界格局。中华民族是广存创新历史、深具创新意识的民族,先贤们倡导的“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要营造开放包容的研学环境,坚定“全人教育”的培养思路,从源头上为新的举国体制下的科技创新作出长远稳定的贡献,为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创新的活力之源。
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全球科技竞争持续加剧,各国之间的科技攻坚战与争夺战愈演愈烈。近年来,我国在科研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些研究和应用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当前,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各界热议,机器学习、人机竞争、人工智能伦理等各种问题也进一步促使教育工作者思考:进入新时代,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更加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一方面,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摇篮,在科研攻坚、成果应用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另一方面,高校要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引导莘莘学子走上一条理想远大、积极奋斗的奋进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支持和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就要求高校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使命,既要为学生提供面向世界、视野开阔的国际化平台,又要在学生心中种下为国为民、造福人类的种子。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育发展以扩大教育规模、以“让更多的人能上学”为目标,大大提升了全体国民的受教育水平。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的高速发展,更加需要一批有社会担当、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要为国家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流人才,要从体制机制和育人理念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人才第一资源与科技第一生产力在高校的有机融合。
      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包容,建立融合创新环境
      高校创新,首先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要创造更加开放包容的高校环境。从世界历史的进程来看,开放是一切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高校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促进未来发展。
      当今时代,在全球科技发展的激烈竞争中时有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这一现状一直深受党和国家关注与重视。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要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依托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一批研究设施,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这就要求高校全力加强有组织科研,主动回应国家急迫需求,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人才始终是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对高校来说,在逐步提升开放程度的同时,要坚持大力引进国际化人才与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双向并举,其中要着重加强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能力,令更多的本地人才从中获益,以此更好地汇聚和留住人才,持续性发挥人才优势。在当前阶段,学习和引进成熟、先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与体系,有利于我国更好地探索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路径与方法。
      高校可以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从全球范围内全职引进一批具有在世界一流大学学习、执教或研究经历的专家、学者,建立国际化的师资和科研体系,以开放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与能动性,吸收与融合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同时,要积极与世界各地的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参与海外交流学习,接触一流的学术氛围,体验不同的文化环境,开拓眼界。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欢迎“走进来”,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并且在制度上统一管理,让留学生能够更快速地融入本地化的学习生活之中,让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互相交流、共同生活。对内而言,帮助年轻的海外学子融入国内环境、感受到中国的友好热情与发展实力,能够加深海外人才对中国的积极印象,提升海外人才来华学习工作的主动性;对外而言,高校所培养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也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高校的直接窗口,在展示国家发展水平和高校建设情况的同时,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面向未来,我国要在全球竞争中保持创新突破的发展势头,实现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的转变。提高国家创新的软实力,必然要使创新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对高校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一个积极开创自主道路、广泛吸收文化活力的人生阶段,高校所给予他们的环境和平台必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长远影响。高校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的努力,可以为广大学子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创新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更好的平台上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育人理念创新:全人教育,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高校创新,也包含育人育才理念的创新,要以“全人教育”的思维来培养学生。在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时代,竞争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更存在于人和机器之间,提升人类的竞争力迫切需要重构和改革高校教育,使AI素养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中的必修课,积极建立和提升社会整体的AI素养。具有哪些素质的人才能在与人工智能的“竞争”中胜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模式应该作怎样的调整,也为解决人工智能最后往哪里走的问题提供了探索方向。
      未来人才的竞争力将更加体现在人文素养、创新创造与社交能力等方面。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丰富学生对自然、生活和美的认知,使学生在“学与思”的过程中养成出色的思辨力和想象力,有足够的韧性接受未知的挑战,从而激发出更为积极的创新精神。
      1.拓展学生视野,培养思辨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提供人文、艺术等多学科交融的课程,为学生创造灵活自由、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由修读自己兴趣所在的课程;在学生的兴趣得到挖掘、有志于深入某个方向的研究之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地与教授建立联系,开展科研训练,自主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未来想要走向社会岗位的学生,通过大学的创业指导类部门和创新创业课程,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实现快人一步了解行业风向,也可以向同门前辈了解成功经验,规避风险。高校要全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走出一条出色的人生道路。
      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专业领域的精英,更要重视学生对国史国情与世界发展的综合认知与学习,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文明、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结合丰富的社会实践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以独立思辨的视角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真正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一流创新人才。
      2.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回顾人类历史上许多的发明创造,在最初都是基于想象的星火微光,加以充分实践与不断改造,从而诞生出了改变历史的革命性科技。可以说,充沛的想象力是人类科技腾飞的起点。人文和艺术教育对人才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文情操、美学素养、创造力与社交力才是优秀人才区别于人工智能的竞争力所在,也是人类创造精神的源头。高校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和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课程、艺术社团和丰富多元的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和美的创造性认知,让学生富有生动的审美意志,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3.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
       创新是一项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的艰苦的活动,经历无数磨砺与挫折,才有可能看见成功的曙光。高校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创新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实现自我价值,担当家国责任。
      高校要关注“人”的成长。好的教育要把“学生”放在办学的首位,给予学生更多自由,而非强制要求他们达到某个统一标准;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而非过度关注分数;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而非一味用比较和竞争去衡量人的价值。只有注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健康的身心,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有灵魂、有情感、有担当、有温度的精英,真正能够以自己的所思所学为增进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作出努力和贡献。
      创造开放包容的高校环境与“全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优化开放包容的高校环境,将会促进“全人教育”的深入发展,不断提升高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能力。优化人才的培养体系,要在求精求深的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教育,帮助学生夯实创新思维基础,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更为创新与开放的发展环境中去。

 

来源 | 《中国高等教育》(声明:济宁医学院教务处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