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陈维龙等: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09浏览次数:47

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陈维龙  张  静  王保华

[摘  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地方本科高校承载着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探寻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多重嵌融的中国范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学理辨识;逻辑困境;多重嵌融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着培养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重要历史使命的地方本科高校,必须从学理辨识、制度困境、顶层设计、隐性规律等多角度全方位重新审视分类改革的内在逻辑,并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契合时代发展的分类转型实施路径。

把握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的内在规律

目前我国有1260余所本科高校,地方本科高校占大多数。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既是新时代多元化复杂社会生态赋予高等教育的内在需求,也是地方本科高校解构困境、分类转型、创新发展的时代机遇。要客观把握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的内在规律,首先需辨识学理缘起的内在性和隐性逻辑。

根据生态位理论,一个生态系统中基于各个生态位间的关联属性可分为生态位“完全分离”“部分重叠”和“高度重叠”三种态势。在高等教育这一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位之间既协同互补,又竞争互斥;适则生存,优胜劣汰。由于在政策导向、财政拨款、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存在生态位“高度重叠”,使得高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等生态位上出现重叠趋势。

根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主要受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种力量的影响。知识的快速迭代催生了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巨大变革,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政府、市场和高校之间相互形成“三重螺旋”关系,迫切需要在转型变革中嵌入不同制度逻辑的“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是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自然选择,随之催生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自然分层: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教学型人才、技术型人才、职业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各类人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职业带理论”,人才结构和教育结构之间存在分层分类的多元对应关系,以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促进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分类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

根据“中心-边缘”理论向度分层,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大致可分为高职高专(技术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型)三个层面。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万众瞩目,从“985”“211”到“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够获得政策支持的高校相对较少,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起来的众多地方本科高校仍处于边缘地带,受限于资源配置的分类转型和应用型产教融合发展举步维艰。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通过多重嵌融的力量来实现地方本科高校的改革创新,以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协同发展。

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的内在发展困境

制度逻辑认为制度变迁受多重制度的约束,不同制度之间的冲突和互补共同构成了组织变革的阻力和动力。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受制于政府、大学、市场和文化等多重制度逻辑的约束,并在相互碰撞中共同解构了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的内在发展困境。

在政府逻辑视角下,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社会急需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协同差异、政策配套、政绩作祟、实操细则、整体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在发展进程中整体进度较慢,与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有些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本科高校改革转型措施时,基于资源投入和产出之间短期政绩考量因素,谋求最短时间内的效益最大化原则,缺乏改革创新长效可持续健康发展机制。

在市场逻辑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通过分类转型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是基于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是对市场多元化需求的人才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内在逻辑需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逻辑中的产权效益的核心是产权方追求利益最大化。产教融合发展,产业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动机都是出于对产权效益的追求。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中的产教融合活动,在合作形式上浅尝即止,欠缺高校层面彰显办学主体的市场化逻辑。

在大学逻辑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既不同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也区别于高职高专等应用技术学校。同时,地方本科高校是基于政府主导下的教学科研为重点的制度构建,普遍注重教学和科研,社会服务属性不断被压缩。作为国家事业单位,高校的政府科层体制,必然更加重视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而忽略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地方本科高校既要进行学术专业追求,又要扮演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科层生态位,学术权力和政府权力之间的合作冲突不可避免。地方本科高校所追求的社会服务属性,在大学逻辑和政府逻辑视角下相对弱化。

在文化逻辑视角下,文化所具有的内在柔性特质,成为影响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的重要隐性力量。地方本科高校文化的区域性、社会性、市场性和教育属性,要求高校既要承担区域服务、文化传承、市场发展的使命,同时又不能脱离高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这与市场逻辑下所追求的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逻辑,则追求教育的“本元”,即教育的公益性。公益性要求高校以教育为本,追求文化道德的培养,以德为先,立德树人,以德化人,规避教育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市场逻辑。

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创新发展的路径

在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如何突破困境,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创新发展,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高校特色发展、接轨国际职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益探索。本文基于中国语境,创生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多重嵌融的中国范式。

完善政策,多元治理,通过“有限政府”“有为政府”“有效政府”破解宏观制度困境。一是要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高校分类转型顶层设计,出台更具价值导向、更具实操的政策体系,明确国家、地方和高校之间的办学张力,清晰赋权,合理分权,清单束权,积极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创新发展。二是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嵌融协同。比如参照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等机制,地方政府部门建立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联席工作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杜绝政府治理中的“放任”或“越位”,避免因部门利益博弈导致的矛盾冲突。三是上下联动,敢于探索,走在前列。地方主管部门作为改革的“排头兵”,通过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工程,积极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让高校真正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嵌融协同式发展。

改革创新,多重嵌融,充分调动市场逻辑在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调节器作用。一是汲取经验,探索多模式、多类型的产教融合实践方案。比如“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式”模式、“引企入校”模式和“项目合作”模式,以及根据差异化目标导向实行总体综合型、生产经营型、研究开发型和人才培养型等产教融合创新模式。二是多元嵌融,探索多元混合的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与高水平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股份融通、决策参与等形式,充分调动市场逻辑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调节作用。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开展耦合协同发展。

依法自治,特色发展,注重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体定位。一是要改革目前的高校考核指标体系,创建适用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分类考核指标。可通过尝试“考核+”的形式,突出“应用型”“职业技术型”等目标考核特色,将应用型分类转型发展与高校的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通过与优秀企业的联合定制,赋权行业协会职业能力认证,打造数字职业认定信息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三是优化高校管理方式和师资结构。进一步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管理队伍的“去行政化”,改变目前师资结构,优化高校人才结构。四是强化特色,优化生源,自成体系。推行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定制发展,集中资源形成特色优势,让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到感兴趣的高校和专业中去,最终实现生态位理论中所描述的从“生态位高度重叠”到“生态位部分重叠”“生态位完全分离”的优化发展。

文化传承,德才兼备,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魅力。一是深刻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二是塑造独特的地方本科高校文化。根据各区域高校的专业结构、文化积淀、区域特色和办学方向,形成有别于其他高校的校园品牌文化,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在人才培养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素养,从而不断适应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逻辑统筹,多重嵌融,创生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的中国范式。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主要基于政府、市场、大学和文化等多重制度逻辑下的协同竞合。其中政府逻辑和市场逻辑主要体现为外生维度,大学逻辑和文化逻辑主要体现为内生维度。要推进中国特色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必须统筹嵌融多重制度逻辑,多维博弈各方主体利益,大胆探索,取长补短,多方借鉴,取其精华,努力实现多重嵌融下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化外生驱动为内生驱动,形成内外驱动合力,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