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中南大学 | 开展课程评估 向课程要质量

发布时间:2022-10-07浏览次数:77


高质量的课程是一流本科教育的保障,向课程要质量,通过课程评估,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形成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1.医学课程评估“做”起来了

2021年9月起,中南大学本科生院、湘雅医学院率先启动医学课程评估,制定了《中南大学医学类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评估实施方案》,建立了评估机构,明确评估责任,以4年为一个周期,对医学相关专业所有本科课程进行评估。制定了《医学类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评估标准及评价办法》,保障课程评估的客观公正。制定课程评估专家使用的各项定性定量检查指标和规范模板,给予课程评估可操作性。组建由校级教学督导、教学院长等组成的评估专家库。组织评估专家、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会。评估专家通过审查课程执行大纲、听课评课、召开教师座谈会与学生座谈会,发放学生课程体验问卷、查阅文档资料、听取课程汇报、阅读课程自评报告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收集课程信息,力求更准确地反映课程质量情况。

2.学院“动”起来了

二级学院积极落实课程评估各项工作。自课程评估开展以来,各院采取多种方式激励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教师积极迎评促建。评估过程中,部分学院的院长或书记、所有学院的教学院长参加了课程评估现场检查,听取课程汇报及专家的反馈意见,要求课程认真记录专家意见,作出整改计划,切实整改。二级学院表示,自开展课程评估以来,教师对教学更认真、更投入了。

3.评估专家“转”起来了

课程评估专家全力投入评估各项工作,不辞辛劳,尽职尽责。课程所在地跨5个校区,听课须覆盖课程教师的80%,听课后须当面与教师交流。有些课程授课教师十几个人,听课评课任务重。每门课程需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记录座谈意见并及时反馈。中期检查和终末检查前,各专家小组召开碰头会,交换意见,力争信息全面。现场检查前,提前阅读课程自评报告。评估结束后,除了现场反馈,还撰写书面评估报告。评估专家表示,开展课程评估后,参评课程教师下课后会主动找专家交流意见,评估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促进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加强了文档规范意识,课程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4.教师更“忙”了

课程教师接到评估任务后,假期即开始编写课程执行大纲,对照评估标准认真准备,及时归档教学资料,用心备课讲课。结课后,撰写课程自评报告。教师们表示,课程评估虽然有压力,但是有促进有提升。集体编写课程执行大纲非常好,开课前团队集中梳理并讨论课程教学教法,交流切磋,利于提高。评估专家除了指导课堂教学,还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信息化建设、文档资料等全方位给予指导和建议。经过一次评估,课程得到全面提升与改善。

5.以评促建,“促”的不仅仅是课程

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是教、学、管多方的交流机会,教师们反映的大多是培养方案、条件保障、激励机制以及教务管理的问题;学生反映的有教师教学的问题,也有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们将意见整理后,及时反馈给二级学院和学校相关部门。

6.我们的思考

目前,已完成2个学期46门课程的评估,本学期有31门课程正在进行中。迈克尔·富兰等教育改革研究专家曾指出:仅限于宏观策略规划和学校整体变革的努力大多是无效的,只有每个课堂的教学有所改善,教育改革才会有真的突破。落实教育部“金课建设”计划,医学课程评估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仍在摸索阶段。有几个重难点问题:目前的评估方式以当面接触为主,信息化利用不多,应如何兼顾面对面接触的温度效应与信息化的高效;既发挥“评”的作用又减少对教师的干扰;评估收集的各方的问题,怎样落实整改到位;怎样形成课程评估长效机制等等,还要认真研究、谨慎践行。湘雅医学院有持续十几年的丰富的课程评估经验和从上到下重视教学的优良传统,我们相信,课程评估会越来越好,行稳致远。




【信息来源:教育部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