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国 |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时间:2023-05-26浏览:11

当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使得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适应与转变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面对新技术革命,高等教育应该主动开辟新赛道,引领未来社会发展。


正确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回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不论是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还是信息时代,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基本格局,带来了世界经济的飞跃发展及国际格局和全球秩序的重塑。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悄然发生。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两个显著的变化:

第一,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所改变的深度、力度大大不同于以往三次工业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由单一领域率先突破、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模式不同,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涉及所有学科、所有领域、所有行业的全方位的“爆发”,是建立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基础之上系统性的质的飞跃,对世界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太空技术、生物技术、量子科技等为代表,通过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带来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显著变化,其来势之猛、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世界经济论坛发起人施瓦布(Klaus Schwab)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和人类以往任何一次转型截然不同,它将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将随之发生革命性变化。
     第二,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世界秩序,包括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国际关系等。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高等教育变革。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变化催生新的学科组织方式,市场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催生科研方式发生进一步转变,知识的垄断早已不复存在。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加速融合成为新趋势。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机遇、迎来新挑战,这对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


把握融合关键要素  构建21世纪大学新形态


    21世纪高等教育领域面临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显著特点,高等教育要实现变革与发展,就要深入掌握这两个特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打造符合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的教育样板。这两个显著特点是:
    第一,数字空间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生产生活的行为限制,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人类社会在原有三维物理空间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个虚拟空间——数字空间,数字空间的显著特点是突破了时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局限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行为限制。人类社会每个角度、每个个体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平等地接收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并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地表达观点与感受。技术革命、学术研究也由于数字空间的出现而大大缩短了研发进程。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更迭周期越来越短,使得人们应接不暇。
    数字空间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各个学科发展到一定层次,单学科的研究已经触及天花板,人们对社会、自然、世界的认知,要求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势在必行。新赛道、新的学术名词、新的学科领域的出现,都是在原有基础之上的交叉融合。2020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提出,增设交叉学科门类及这一门类下的两个一级学科,这无疑是我国学科发展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二,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阶段不适应的矛盾逐步显露,大学的知识供给未能满足社会需求,与社会脱节成为大学面临的考验。社会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社会管理、社会运行越来越扁平化,各行各业对知识与技术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很多国际性大企业对技术的认知、把握、投入,以及钻研、更新都已经走在了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前面。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敏锐地认识到新技术革命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不遗余力地研究新技术,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很多新的产业形态不断涌现,数字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技术更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大学现有的学科体系基本还建立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基础之上,学科类别及培养模式与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形态的变化还有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大学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来进行知识的重构。这是社会变革对大学提出的要求。
    基于上述两个特点,高等教育领域需要坚持两个融合

一是内部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需求。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的作用,全面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改造优化传统学科,布局培育新兴学科,激发学科内生动力,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涵养一流学科培育和成长的良好生态。
    二是大学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社会越来越关注技术型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更加融入社会,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进而支撑社会、引领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构21世纪大学新形态的破题路径。大学要立足两个大局,把握在新领域新赛道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就必须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的新内涵。大学应深入发挥高校自身的基础性和应用型研究优势,从产教研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入手,推动产教研融合新模式,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助力企业产业升级。大学应进一步打开校门,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与世界最优秀的学术机构建立国际联合研究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科技,了解世界顶尖技术发展潮流。


坚持大学文化传承本源  开创国际交流民心融合新局面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大学作为国家科学文化的名片、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样一个变革的世界,一个崭新的未来,大学必须比以往更主动地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站在时代潮头培养人才、开展研究,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社会和世界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大学的本源是文化传承,大学人才培养应坚守的价值理念。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大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承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和精神是能够在人类历史上真正留下痕迹的值得记载的宝贵财富,文化支撑了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和为贵。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世界秩序的重构,当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就是,是和平,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共同生存在地球上,则共同发展,”“则两败俱伤。教育作为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执行者,应该秉承文化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这个最根本的教育价值理念。尽管各自发展阶段不同、利益诉求不同,人类社会所有个体、所有国家都共同期待一个和平、祥和的发展、生存环境。高等教育有责任坚守这个正确的价值理念,相互融合、相互合作、相互包容、相互支撑,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的使命和责任,要积极发挥全球教育治理职能,拓宽人才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全球理解力、全球表达力和跨文化沟通力。加大交流、相互包容,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文化繁荣。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科学技术的进步应该实现世界人民共享。由于技术飞速发展,本世纪人类对世界、对生命、对物质本源的认知将会产生极大的飞跃。人们能够掌握更多空间技术,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世界;能够深入到微观世界,了解物质之本源、生命之本源,造福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注定在21世纪实现大踏步发展,极大地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极大地推动人类对世界本源的认知。任何一个知识都有它的知识产权以及利益属性,但是高等教育界人士对世界认知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奉献于社会,共同应对未来发展、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让全世界人民共享知识的宝贵财富。


西安交通大学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心怀国之大者,传承西迁精神,以四个面向为指引,打破大学围墙,主动融入社会,建成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全国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国家重要战略性平台,坚持一体两翼的国际化发展思路,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以大学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
    一是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21世纪高等教育新形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围绕理、工、医、文四大领域建立了八大平台、29个研究院和400多个科研基地、智库,深入推进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通过先行先试、破题示范,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
    二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充分发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总窗口的示范引领效应,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方面的特色优势,积极建立新型研发平台,以校企联合双导师制培养人才、攻关科技难题,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互动融合。
    三是打造西部人才和科教高地。依托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广泛吸引全球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搭建坚实平台。创办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信息链融合和成果转孵化平台,破解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共性难题。
    四是坚持一体两翼的国际化发展思路,搭建双向开放的国际交流民心融合平台。西安交通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本体,一方面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从顶层设计、量化指标评估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另一方面,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发展。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已有来自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加盟,在全球教育治理和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联盟章程框架下,先后成立了12个以学科为依托的子联盟,推进深度合作开展。
    五是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快推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等一带一路智库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制定、争端解决等提供智力支持。面向全球加强人才引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强化世界科技前沿交流合作,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建设。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合作组建联合实验室,与美国杰克逊实验室联合建立精准医学研究中心等,打造西部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和人才培养高地。

六是创建丝路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工程院合作,成立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丝路培训基地及丝路国际工程学院。建立首个一带一路在线培训平台,涵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跨境电商、化工、医疗等领域,开设30个培训专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面授培训130期,培养丝路五通人才2万余名。在泰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创建4个境外培训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中国方案

七是实施全球校园计划。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等多种形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立足新工科、大设计、重交叉理念,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共建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首批240名学生于20229月正式入学。
西安交通大学将与海内外高校携手共进、共谋发展,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路径,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破解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共性难题,作出中国高等教育应有之贡献。


【信息来源:教育部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