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马福运,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晗,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正处于破题和探索阶段,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内涵式发展,必须厘清难点问题、聚焦重点问题、疏解痛点问题、直击堵点问题。厘清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问题,应坚持精准挖掘、有机融入、系统建构三个向度一体推进;聚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问题,应坚持完善机制、狠抓落实、注重协同三个方面齐头并进;疏解课程思政建设的痛点问题,应坚持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厚植情怀三个维度同向发力;直击课程思政建设的堵点问题,应坚持强化引领、提升实效、互促共赢三个路径久久为功。
[关键词]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指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和实践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和新举措,课程思政有助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厘清难点问题、聚焦重点问题、疏解痛点问题、直击堵点问题,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厘清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问题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模式、新样态,课程思政建设应该从挖掘、融入和建构三个维度入手,系统推进、协同发力,着力解决课程思政元素“怎么挖”“如何融”以及课程思政体系“怎样建”等一系列现实难题。
1.“怎么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重在挖掘而不是移植
当前,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对于思政元素该“从哪挖”“挖什么”“怎样挖”不甚明了。为解决这种“无米下锅”“有心无力”的现实困境,需要多点发力、多策并举。
一是明晰逻辑理路,立足专业知识“定点”挖掘。一方面,应凝聚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是简单移植,更不是单纯嫁接。如果将思政课中丰富的思政元素移植或嫁接到专业课教学之中,就会出现标签式、粘合式、表面式的“两张皮”效应,难以达到铸魂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应明确挖掘进路,着重从专业课程中精挖深挖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应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为价值目标,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1](P130)五大模块为挖掘向度,精研、透析、深啃教材并升华教学内容,深入系统地挖掘课程固有的思政元素。
二是实现重心下移,立足章节内容“定向”挖掘。一方面,为提升课程育人的精准性,应紧紧抓住教材这个切入点。专业课教师要坚持“内容为王”原则,精心选取与章节知识点契合性、精准性、价值性高的思政元素,着力破解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难寻”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性,应紧紧抓住“备课”这个关键点。抓取符合课程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譬如,专业课教师可精心选取科技报国的典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深度挖掘事例背后蕴含的爱国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讲活讲透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三是凸显学科特色,立足专业类别“定位”挖掘。一方面,应把握学科专业特点,深度解锁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各二级学院要依据七大学科类别,细化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专业课教师要做课程教学的“有心人”,以课程本身的类别属性和育人目标为重要发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另一方面,应精准把握学科门类的定标、定航和定位,彰显课程类别的育人侧重点和闪光点。
2.“如何融”: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
课程思政建设要顺应学科逻辑、专业逻辑、课程逻辑,探究“如何融”的方式方法,把握专业知识讲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规律,采取“精准滴灌”的方法,着力攻克“融入难”这一问题。
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应有机融入“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2](P115)专业课教师应秉承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总体思路,抓好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载体、反馈等关键环节,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是积极探索融入的内容、方法及载体,在“如何融”方面下功夫。从内容维度看,应适时、适景、适情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体化、浸润式、渗透性地融入专业教学。从方法维度看,可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灵活采取混合互动式、问题引领式、小组讨论式等多样教学方法,使课程思政教学“活”起来。从载体维度看,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这一重要载体,探索实施“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为学生打造全天候、动态化、便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
三是把握融入的节奏和火候,讲求融入的“时、效、度”。专业课教师应把稳、找准融入的突破口和介入点,有意、有机、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知识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性情,内在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3]专业课教师应重点把握“何时撒盐”“撒多少盐”“怎样撒盐”等关键环节,将思政元素像“盐”一样巧妙融入专业课程这道“大菜”之中。
3.“怎样建”:整体性建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怎样科学建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现实难题。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式、交互式、跨越式发展,应以“大思政观”为统领,坚持整体性建构原则,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轴心,科学建构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四梁八柱”。
一是优化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建设的根基在“课程”。为破解课程思政建设碎片化、同质化等问题,应把握不同课程的内在逻辑规律和协同育人目标,围绕课程体系进行深度开发和顶层设计,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在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应紧紧围绕“科学性”和“特色化”要求,构建集知识、思想、价值为一体的“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4]
二是强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课程思政建设的抓手在“教学”。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进程,二级学院应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方向标”,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深度整合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通过集体备课、集中研讨、专题培训、教学观摩等方式科学把握专业知识与思政要素的链接点、契合点、融入点。积极搭建教学交流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整体性提升。
三是完善课程思政教材体系。课程思政建设的支点在教材。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应统筹把握供给侧和需求侧两大向域,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材编写、修订、选用的全过程,把课程内蕴的思政元素与专业教材的章节知识点交汇对接和深度融合,凸显专业教材的价值引领和课程育人功能。此外,各学科还应积极研发与教材相匹配的课程思政精品案例集、教学指导手册、优秀教案课件库等配套资源,着力构建立体化的课程思政教材体系。
二、聚焦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问题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应重点聚焦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各层级责任亟待压实、多元主体育人亟待协同等问题。坚持“立机制”“抓落实”“重协同”三位一体同向发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住建设的“牛鼻子”,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1. 立机制:着力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
统筹谋划如何在建章立制环节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是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应填补体制机制缺口,着力搭建多层次、立体化、交互性的课程思政框架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机制。习近平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5](P279)一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专家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机制。另一方面,应健全支持保障机制,强化组织、制度、人力、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加大对相关研究课题、资源共享平台、教学资源库等的扶持力度,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生根、见功见效。
第二,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联动和多维激励机制。首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优化构成要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打造“课程思政+党支部”的协同共建模式,助推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其次,应发挥群智联动效应,探索实施学校、学院、教研室、教师四级联动的体制机制。畅通从“中枢”到“末梢”的层层联动和级级传导路径,努力实现理念、信息、资源、经验、成果共享,形成“十大育人”有机协同的长效育人机制。再次,应健全激励机制,着力实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协同的多维激励举措。充分发挥激励措施的“催化剂”作用,调动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源动力和内驱力。
第三,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考核评价和监督检查机制。首先,应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科学设置课程思政“观测点”。将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评选、学科评估、课程建设、绩效考核、专业认证等的重要指标,从而实现真评价、真激励、真见效。其次,应构建多主体、多维度、动态化的双向反馈考核评价和监督检查机制。为助推“以评促建”,要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客观量化评价和主观效度检验统合起来。再次,应把课程思政教学由一项自主自愿的“软指标”变为教书育人的“硬指标”。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及效果作为教学评价、考核评价、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以刚性评价熔铸发展动能。
2. 抓落实:层层压实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多元主体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系统性工程,如何压紧压实各层级主体责任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式。课程思政建设将育人的主体范围扩展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组织等领域,实现了由单一育人主体向多元育人主体的转变。
第一,高校党委应自觉承担起全面领导的主体责任。一是高校党委应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事业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之中,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和教学一线有机融合的纵向路径,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良性互动、各部门积极配合的横向路径,制度与政策并行的协同育人长效路径。二是要狠抓课程思政落地实施,切实将课程思政理念生动体现并贯彻落实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学科教学、考核评价等诸环节。三是要依据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自身优势,制定课程思政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在特色育人中破解课程思政建设“千校一面”的困境。
第二,教务部门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主体责任。将课程思政教学纳入学科评价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督促指导各部门联动协调、各学院组织推进、各任课教师具体实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示范体系;积极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发挥品牌效应的引领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教学技能竞赛、优秀教案评选等活动,努力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指导专业课教师申报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实施协同备课机制和教学名师传帮带机制;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课程思政高端智库和教学资源库,发挥育人实践基地的助推作用,精心培育“金课”“名师”。
第三,专业课教师应自觉承担起教书和育人两大重任。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自觉履行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一肩挑”“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度。作为课程育人的主力军,专业课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6](P5)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高度明确自身的使命担当。既注重“术” 的提升,又注重“道”的传扬,切实肩负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
3. 促协同:与思政课程形成“思政育人共同体”
如何统筹多元育人主体联动配合、有效凝聚协同育人合力是构建“思政育人共同体”的核心要义,也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课程思政建设有力改变了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单兵作战”的状况,推动实现“三全育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一,秉持系统观念促进多元主体合力共建。在建构进程中,应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等多方力量纳入育人体系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点到面的延伸和拓展。尤其是宣传、教务、二级学院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宣传部门应积极发挥理念传导、舆论引导、价值引领作用,推动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教务部门应统筹协调育人主体和德育要素,搭建课程思政由理念到实践转化的“中间桥梁”;二级学院应抓好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工作,打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多元主体互动中构建共商、共管、共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第二,助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以思政课程为价值引领,思政课程以课程思政为必要补充,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课程思政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由思政课程扩展至所有课程,汇聚起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强大合力。第三,助力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机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深度挖掘“有字之书”的育人价值,还要充分发挥“无字之书”的育人功效。通过深耕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推动二者实现双元耦合、同向交互。习近平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5](P351)高校应细化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方案,探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大力开展蕴含思政元素的多元化社会实践活动。秉持理实交融、知行合一的育人原则,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团学组织与教学组织对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对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养。
三、疏解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痛点问题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痛点”,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存在育人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情怀不深等问题。为此,专业课教师应明确使命担当,将“转观念”“提能力”“厚情怀”作为重要发力点,解决好自身“愿不愿”“能不能”“行不行”等现实课题。
1. 转观念:增强教书育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专业课教师作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主体,如何调动、激发其教书育人的思想内驱力和自觉行动力,成为影响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性的重要关键因子和重要变量。一方面,要扭转育人观念,增强思想自觉。当前,少数专业课教师仍存在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将专业课定位为单纯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课程,致使出现育人的“真空地带”。在“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理念的引导下,专业课教师不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旁观者”,而应成为课程育人的重要力量。通过将自身的角色定位精准化、具象化,专业课教师自觉从“专业课程的承担者”进阶为“课程育人的实施者”,凝聚起教师群体协同育人的思想共识。
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实践,强化行动自觉。专业课教师应提升主体意识、增强价值认同、提高育人能力,与思政课教师携手同行、并肩作战。习近平明确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P378)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应坚持“三贴近”原则,紧扣专业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要素,从宏大的时代、火热的实践、沸腾的生活中选取新鲜素材,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生动事例讲深讲透讲活。譬如,可透过中西抗疫对比,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透过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人民情怀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庄重诺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增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2. 提能力:提升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整体性提升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亟待攻克的瓶颈环节。为此,应以鲜明的问题导向紧紧锚定能力提升、成效提升、质量提升“三大工程”,着力塑造课程思政教学的高手、能手、强手、巧手。
一是强化育人意识。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从铸魂育人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自身所肩负的育人职责。清醒认识所有课程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所有教师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另一方面,应以课程为载体,开展“全链条”育人实践。自觉将专业知识嵌入人文精神,以情感人;精准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以德育人;把理论要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以理服人;发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引领作用,以行导人。
二是找准育人角度。专业课教师应从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出发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从平时、应时、及时三个向路对学生进行常态化、持续性、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细化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融入点,将课程思政覆盖全部教学单元。从多维度挖掘思政元素、多视域关联思政素材、多向度整合思政资源、多元化融入专业知识、多样性演绎课堂教学五大环节协同发力,巧妙地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要义,努力实现“育人于无形”的隐性育人目标。
三是锤炼育人本领。专业课教师应探索实施“课程思政共建人”制度,建立“结对子”对口帮扶机制。思政课教师可作为课程共建人,加入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全程指导所在团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此外,还可以教学团队为组织单元,实施跨学科集体备课制度。定时集中研讨各个章节融入思政元素的时间节点、讲授方法、人物事例等内容,建立专业知识点与思政要素之间的多维映射关系,切实提升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3. 厚情怀:厚植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和政治担当
为了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要解决专业课教师“能不能”“行不行”等问题,还要解决“愿不愿”“想不想”等问题。应从“厚情怀”和“强担当”两大向路入手,引导专业课教师向内探寻育人的初心、本心,推动课程思政教学走深、走实。
一方面,要厚植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一是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价值旨归,厚植传道情怀、仁爱情怀、家国情怀,胸怀成为“大先生”“大老师”的追求和担当。习近平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8](P317)的要求,这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教师应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而不仅是养家糊口的职业,将真心、真情、真爱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涂尔干指出:“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大量尚未实现的潜在可能性,这些种籽可能永远沉眠在地下,但可能也会响应环境外力的作用而绽放生机。”[9](P347)教师要有唤醒学生内在潜能的仁爱之心和育人情怀,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在学生心中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另一方面,要强化铸魂育人的政治担当。首先,专业课教师应明确自身扮演的重要角色,形成清晰的定位和认知。习近平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10](P40)育人成效是直接关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其次,专业课教师应提升政治站位,回归育人初心,将政治引领、思想引导、价值领航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易变性、可塑性、多元性等特征,极易受到错误价值观念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和影响。专业课教师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最后,专业课教师应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深刻认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直击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堵点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堵点问题,鲜明地体现在如何确保专业课教学的正确方向、如何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课教学以及如何实现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提升”三个维度。应从强化引领、增强实效、互促共赢三个向度出发,确保课程思政建设顺利推进、行稳致远。
1. 强化引领:以“思政”引领专业教学的正确方向
一是坚守育人的颜色、底色和本色。“颜色”问题是关乎育人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P34)专业课教师应牢牢把握育人的正确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确保课程育人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二是坚持课程育人主渠道的定性、定力和定位。课程思政为专业教学保驾护航,指引课程建设的正确方向、育人导向和价值指向。专业课教师应立足课程,在实践探索中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三是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守住、守好、守赢。高校位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对这个阵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去占领,敌对的意识形态和错误思潮一定会去占领。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渗透、价值观念的较量并未消失,和平演变、颜色革命从未远去,而是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专业课教师应紧绷意识形态这根弦不放松,旗帜鲜明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传播度,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增强实效:提升专业课教学的厚度、温度、效度
如何以“思政”助力专业课教学的厚度、温度、效度成为内涵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要涵养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使课堂讲授有厚度、有温度、有效度,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是以“思政”为抓手提升专业课教学的厚度。首先必须明确,课程思政并不是要否认或抵消专业课自身的价值,而是要凸显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使学生透过专业知识了解背后所潜隐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思政元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话语叙事,帮助学生吸收、内化专业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思政底色晕染专业教学,实现思政元素与知识元素的双向碰撞和融合升华,切实提升专业课教学的内涵、深度和底蕴。二是以“思政”为依托提升专业课教学的温度。专业教育不应成为线性的知识传输,而应在尊重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的基础上,开启双向度、有情感、有温度的多维教学体验。习近平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6](P9)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6](P10)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坚持学生本位原则,统筹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推进要素优化配置和结构性升级,着力解决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从多个维度用力,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移情体验与价值认同。通过小组展示、分组讨论、互动点评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行为体验与情感体验中产生思想共鸣,让知识传授更有温度。三是以“思政”为支点提升专业课教学的效度。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不应是“干扰项”而应是“加分项”。一方面,课程思政使专业教学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2](P9-10)课程思政将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融会贯通,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在尊重学生自由个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精准画像”“靶向育人”。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使专业教学更具穿透力和引领力。专业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深度探寻可以隐性融入的思政元素。在传道授业中帮助学生厘清价值困惑,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系在一起,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3. 互促双赢: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促共进
如何解决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是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亟需破解的重要问题。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要推动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互融互促、携手共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强调:“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13](P150)教育既包含着对绝对真理的无限探寻,也包含着对终极价值的不懈追求。专业课教师应统筹知识逻辑与价值逻辑,将思政元素讲深讲透、思政资源用好用活,强化思想政治育人的空间延展性和时间延续性,以涓涓细流汇聚起强大的育人合力。另一方面,要推动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双提升。一是课程思政建设极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范围,为提升育人实效提供了新机遇。思政课有自身的活动范围,无法对学生进行长时段、立体化、持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由思政课程扩展至所有课程,有效弥补了单一课程的育人局限。将思政元素植入专业课程之中,从课程载体、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维度拓展了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鲜活生命力。二是课程思政建设有力推动专业教育提质增效,为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了新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为专业教育奠基赋能、引领航向,确保专业教学的正确方向、人才培养的正确导向。通过挖掘其内在的育人价值,解锁其育人功能,极大丰富了专业课自身内涵,有力提升了专业教学的理论深度、价值温度和育人效度,助推专业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内涵式发展。
【信息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