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在加强学生通识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其内容相对宽泛,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且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并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能力。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当下,通识教育的回归显得尤为可贵。
在实际建设中,不同学校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不同的培养宗旨。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找到许多共有关键词: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对学生广博知识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对通识教育成效的管理和评价也是高校促进学生成长、开展增值评价的应有之义。作为国内率先开展通识教育并已积累丰富经验的高校——复旦大学在通识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在通识课程管理和评价方面又做出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特邀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分享学校的经验。
探索中前行,复旦开启通识教育2.0版本
复旦大学是中国最先开展通识教育的高校之一。开展通识教育初期,复旦大学曾这样阐述:希望通过通识教育,传递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领悟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习惯,对自然和社会有更高境界的把握。历经十余年探索,复旦大学已经进入通识教育2.0全面建设期。
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目前,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孙向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确立与中国历史、社会以及相应的文化传统相适应,并能够立足于本校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确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出通识教育的功能和意义。目前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一是强调人格完善,希望通过通识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培养富有责任感的公民,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领袖才能。
二是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能够面对全球化挑战,能够认知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作为现代人,能够理解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为中国人,能够体认中国传统的博大智慧。
三是注重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如批判性思维、写作与交流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团队领导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批判精神、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麦: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其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是怎样的?
孙向晨:复旦大学强调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人才。“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主要通过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予以实现。
2006年通识核心课程设立了六大模块,首批推出50门核心课程。从2015年开始,又增加了“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的模块。学生根据学分要求可在相应的模块中自行选择一门课程修读。
2006年至2014年,学校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方面共同推进课程建设,保证通识理念深入人心,设定基本目标,确定课程模式,积累课程储备数量。
自2015年起,复旦大学针对核心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识教育理念未能完全有效落实、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组织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等,启动了核心课程新一轮建设(我们称之为2.0版本)。
学校以“建设好每一门课程”为目标,提升学生在通识教育中的获得感,真正有效地展开通识教育教学活动。
麦:为保证通识教育教学全面展开,学校在师资保障方面也一定投入了许多。
孙向晨:在复旦大学,从事通识核心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自各个专业院系,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科属性,教师的职业规划和行政属性也归属各自的专业院系。
这些年的探索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邀请来自各专业院系的教师教授通识核心课程,有其内在的独特优势。
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具备相当程度的学术积累和学养,是开设通识核心课程的基本前提。
而通识课程要求:教师需要在自己业已成型的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将自己的理论视野尽可能打开,将概念化的专业意识转化为经验性的问题意识,从学科视野自觉转向理论反思,在教学上,从注重知识点的讲授转向思考点的聚焦。
近年来,复旦大学致力于通识教育教师共同体的建设。例如,设立“年度优秀教师”奖项,奖励长期以来致力于通识课程教学、教学效果好、对通识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每年评选3名,自2018年起至今已经评选出12位在通识核心课程教学方面表现优异的教师,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另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午餐会、工作坊、教学沙龙、教学研讨会等形式,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希望其他教师见贤思齐,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构建通识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打造高品质“金课”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副院长曹莉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理念共识,资源、课时的分配,师资配备等是开展通识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另外,“通识教育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曾一度被认为“水课”代表的通识课程也急需挤掉水分,甩掉“水课”的帽子。
有效的通识教育管理是确保通识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倡导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的当下,建立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管理是行动关键。为保障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复旦大学做了哪些探索?
麦:针对课程教学,复旦通识建立了怎样的管理机制?
孙向晨: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中强调学术与行政的紧密合作。
首先,形成了“核心课程委员会—模块建设专家小组—基本课程单元教学团队—课程”分工协作模式。核心课程委员会负责制定新一轮核心课程建设方案,总体领导七大模块工作;委员会下设模块建设专家小组,各模块分别组织基本课程单元教学团队开展课程建设。
其次,建立“通识教育中心+教务处”联合管理模式。通识教育中心负责课程建设、教学学术等工作,核心任务是凝聚优质师资,提升课程质量;教务处负责行政推动、资源统筹,主要为推进通识教育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资源调配。
最后,建立“院系+核心课程委员会”双重新课审核模式、“教师+院系”双重激励模式、“教授+行政”双重建设模式,这不但有助于在大学院系组织系统中打造“通识教育场域”、推动“教师共同体”建设,而且能较好地调动院系参与通识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在通识教育中形成更大的合力,学术性的专业能力与行政性的协调能力是复旦通识管理机制的关键。
麦:自复旦开展通识教育以来,学校不断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进行着重新规划和调整。学校新一轮核心课程建设都做了什么?
孙向晨:2014年及之前是复旦通识教育的起步阶段,学校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开课的数量,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课程储备来开展课程质量的评估、提升与淘汰等方面的工作。
2013—2014年针对第一期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检讨与反思。2015年开始通识教育2.0版本改革,设立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好每一门课程”。
针对这个核心目标,学校一方面讨论了什么是“好”这个概念,也就是制定标准;另一方面,在提出相应标准后,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踏踏实实去实践。
学校新一轮核心课程建设的举措主要包括:优化核心课程体系,建设50余个七大模块基本课程单元,促进通识教育理念在“模块—单元—课程”三个层面的有效实现;深入推动“以学为中心”教学改革,明确学习各环节的作用,夯实“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制度,切实提升核心课程助教工作水平,建设3学分课程,落实“阅读—思考—讨论—写作—实践”环节;打造通识教育教师共同体,组织教学研讨,设立“年度优秀教师”奖项,激发教师投入教学的热情;打造通识教育支撑体系,通过在线课程建设、通识游学课程建设、通识教育丛书出版、通识系列讲座以及宣传、交流等渠道,推动通识教育成果“溢出”效应,营造通识教育文化,促进本校及社会通识教育的开展。
麦:“建设好每一门课程”实际上可能并不容易。根据学校数年课程建设经验和您的认知,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应具备哪些特征?
孙向晨:复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涵养三者的统一。
课堂上若只有单纯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知识本身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载体,在这个载体之上,学生需要形成学术的见识,才能在已有的知识平台上眺望得更远。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要特别注重训练精细阅读、学术写作、倾听与讨论、反思与批判等方面的能力,在一个具体的知识范围让学生得到能力上的细致锻炼。
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获得的这些能力不仅仅停留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更可以迁移到他们专业课的学习中,让同学们在专业课上有更全面的收获。
当我们的学生慢慢地具有了这些能力,能够越来越多地从不同的知识里面汲取养料,反思生活、陶冶性情、开阔心胸,这其实就是在帮助同学们涵养人格。
当然,一个人的人格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锤炼。而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的贡献,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麦:复旦大学对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无针对性的(区别于专业课程的)监测和管理做法?
孙向晨:第一,优化核心课程体系。
通过在模块下设立“基本课程单元”,我们把以往20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进一步规约为50多个基本课程单元,使每一个模块内部的课程,在基本课程单元的基础上更加逻辑化与关联化,一方面使理念落实到具体课程这一过程有更加明确的通道;另一方面通过基本课程单元,我们构建了跨学科教学团队,使课程建设有了切实的组织保障。
第二,夯实课程建设的各环节。
通过细致的课程大纲撰写,明确课程的内容布局、主要思考点、基本阅读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等具体内容;通过“小班讨论”,锻炼学生的阅读、写作与交流能力。根据不同课程类别,我们对每一门课都会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明确要求。
第三,建立完善的助教培训与管理体系。
每学期,都会有200名左右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担任通识核心课程助教,主要承担“小班研讨”的组织和教学辅助等工作。
复旦通识教育中心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助教培训与管理机制,并特别设立“未来教师训练营”,促进助教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教学组织能力;建立“助教协调员”岗位,分组负责助教的小组培训、考核、评优、日常管理等。
第四,建立课程质量保障的闭环系统。
建立新课“邀请制”,主动邀请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开设新课,并通过“院系—模块建设专家小组—核心课程委员会”的三级审核,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将申报作为课程建设的起点。
为确保课程质量,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学校均会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征求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建立“教学质量测量、诊断、支持可视化系统”,通过“教师教学投入”和“学生学习投入”两个维度,对每一门课进行全面评估,并向教师提供课程评估报告。
建立课程“提质升级”与退出机制,升级的课程将被推动建设在线课程、出版“通识读本”,同时增加其课程学分;整体表现欠佳的课程,将被移出核心课程体系。
【信息来源:教育部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