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赛的“教育维度”应该如何体现

时间:2022-05-02浏览:6833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评分规则正式发布了。评分规则对“教育维度”的重视令人欣慰。创业教育、“互联网+”大赛的核心诉求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如果“互联网+”大赛以应试教育的姿态“卷”起来,大赛的本质就被抛诸脑后了。本文将给出“教育维度”的具体呈现策略,转载须获本人授权。

4月2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的评分规则正式发布了。一如所料,大赛越来越贴近“引领教育”的道路。除“萌芽赛道”外,其余所有赛道的评分指标中,第一条都是“教育维度”。教育维度所占分值一般是30分或20分,其分量不言自明。那究竟该如何认识“教育维度”,如何在备赛中如何去体现“教育维度”的要求呢?本文试图给出一个合适的方案供大家参考。

— 01 —“卷”起来的“互联网+”忘却了教育的本质

“互联网+”大赛高举“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大旗,在中国创业教育的历程中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从第一届20余万人、3万多项目参赛,到第七届228万个项目、近千万人参与,这样规模的创业赛事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参赛项目涉及的行业之多样、社会意义之宏大,恐怕也没有别的创业大赛可以与之媲美。

当然,“互联网+”大赛之“卷”,其他大赛同样难以望其项背。

当然,令“互联网+”大赛“卷”起来的首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影响力。

当一个比赛的成绩能够迎合所有参与者的功利心,为他们的求学、求职、求升迁、求发展都能带来巨大的价值,这项比赛想不“卷”起来都不可能。

“卷”的状态之下,为了取得成绩,可以杜撰项目、可以编造材料、可以浮夸数据,但就是见不到学习的历程、学风的改善、人才培养的成果。

虽然在第七届及之前的大赛中,评分指标中逐步增加了“引领教育”的维度,但因为分值低、指标看的描述也更像是在提出问题,参赛者也多半是在文案或者PPT相应的板块中加入“引领教育”这样的内容,其表达的方式,怎么看都像是在回答问题。

我曾经多次表达,创业教育、“互联网+”大赛的核心诉求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如果“互联网+”大赛以应试教育的姿态“卷”起来,教育的本质就被抛诸脑后了。

— 02 —“教育维度”强调从教育来到教育去

在第八届大赛的评分指标中,“教育维度”在各赛道的分值在20-30分之间。是否重视教育维度、是否体现教育初心,将直接决定着对项目的评价。

那么,我们的项目究竟该如何体现“教育维度”呢?一句话:从教育来、到教育去。

一个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学科的博导,带了一群研究生在做一个参赛项目。项目的选题、团队的实力、应用的案例都非常好,但怎么着都不像是学生的项目,更加无法体现“教育维度”。

我是这么建议的:项目创始人来到这个一流学科,这个学科目前的教育模式是让学生先体验行业、做行业研究,然后才开始具体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行业研究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行业痛点,而这个痛点恰恰是他们的学科可以解决的。

于是,教授指导团队同学经过更深入的需求分析、行业分析,最终确定了一套技术路线,确定了具体的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成果出来了,行业应用案例出来了,市场空间呈现了。再具体设计营销、财务、风险、投融资等环节,一个完整的项目思路大功告成。

此之谓“从教育来”!“从教育来”就是要体现你的项目是来自专业学习、来自教育过程、来自学习探索、来自教育改革。

这个过程有没有他呈现“教育维度”呢?毫无疑问,不光呈现了,而且呈现得很立体。关键是,教授听后,表示这就是他思考很久而未来理清的一个教育思路。看看,这不光在参赛项目上体现了“教育维度”,还将真正渗透进培养过程,引领教育的变革。

当然,还可更立体。

我们在谈及未来规划时,还要表达,这个项目在未来如何引领专业改革、改善学习场景、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学校建设。

这就是“到教育去”!“到教育去”要体现创业者的情怀,要能够为教育提供真实的场景,引领教育进一步变革。

如此一来,我们的文案中,并不需要单独加入一个叫做“教育维度”的板块,但教育维度的体现却无处不在,真正体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当然,这也是我本人近些年来一再推进的“专创融合”的基本思路。

— 03 —重温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表达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文件中,关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表达是这样的: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信息来源:大学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