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主任,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杨宗凯
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对社会各行业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将成为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人才需求的变化倒逼教育系统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转型和升级,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应对新阶段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教育实现从基本均衡到高位均衡、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良好前期基础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部署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系列规划文件陆续发布。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教育新基建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幅提升,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改革推动作用大幅提升,教育信息化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道路。
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立足前期成果,服务现实需求,于2022年3月1日上线试运行。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同步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显著丰富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渠道,创新了供给模式,有助于应对疫情防控、服务“双减”落地、赋能职业教育发展、创新高校教育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将引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模式、评价方式等一系列变革,推动教育不断演进,助力重塑更加人本、开放、平等、可持续的教育新生态。
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系统化推进
数字化关键在于“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物”的层面和“人”的层面协同推进,才能助力学习者全面发展,实现“由不能变可能,由小能变成大能”。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升级改造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主要包括加快学校教学、实验、科研、管理、服务等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提升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室的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水平,升级传统技术设备和系统,按需配备高清互动、虚拟仿真、智能感知等装备,打造具有良好体验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逐步普及符合技术标准和学习需要的个人学习终端,支撑网络条件下个性化学习。
二是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面向各级各类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抓手,只有面向一线用户,遵循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原则,才能有效汇聚易用好用的优质资源,为教与学提供全过程、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体现,平台通过汇聚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等各类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公益性服务,为应对疫情、落实“双减”提供支撑。
三是探索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推广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选课走班、校际协同、校企联动等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协同育人。在前期基础上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模式,推进常态化应用。深入探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学应用,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模式,探索将智能学伴、智能助教等融入学习环境,提供更加适切的资源和服务。
四是提升教育大数据的治理能力。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已成必然趋势,需打造教育数据大脑,建立统一、安全、便捷的数据交换通道,提升教育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处理能力,并推动教育数据有序流动,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分析,支撑科学决策,推动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服务效率。促进政府和学校数据共享,实现校内外业务协同、教育服务一站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五是实施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评价改革。评价改革是当前的难点,通过开展伴随式数据采集,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创新评价工具,支持学生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在技术成熟的领域,可推动招生考试改革,尤其在艺考、研招等方面扩大线上考试比例,提高招考方式的灵活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探索规模化机考、无纸化考试。
六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需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深入推进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持续扩大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建立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和测评体系,开展动态监测。推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知识进校园、进课程,支持开展各类信息化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提升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
七是实施教育数字化试点示范。前期教育部已经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等一系列试点示范,以此为基础,围绕教育改革重点问题和教育数字化转型难点任务,可布局面向幼儿园、中小学和中职学校的区域试点,以及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学校试点,探索形成“双减”政策下基于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基于国家平台的优质资源普惠供给机制、基于大数据和区块链的教育治理模式、基于人工智能的考试评价改革方式等应用试点。
当前,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启动,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我们要以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契机,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转换教育发展动力结构,促进教育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未来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4月11日05版)
未来学习,要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
黄荣怀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改革随之日渐加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我国各领域建设,并取得决定性进展和显著成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
从国际经验看,数字化转型是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的基础上,在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全面推进数字化意识、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能力的过程。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数字化转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例如,“三通两平台”全面深化应用,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100%,数字资源供给质量和师生数字素养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2.0”行动持续推进。数字化升级工作正稳步推进,从泛在互联、数据资源、平台云化、融合创新等方面为教育赋能,解决教育难点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当前,数字化转型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心,要求我们按照“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深入推动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的数字化意识、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应用,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笔者认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转变理念、更新教材,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一是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价值。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阶段,要实现从起步、应用和融合数字技术,到树立数字化意识和思维、培养数字化能力和方法,再到激发资源和数据要素、构建智慧教育发展生态、形成数字治理体系和机制,最终适应、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教育数字化转型涉及四个基本方面:战略层面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机构的价值观优化、创新和重构;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实质,是教育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核心路径是数字能力建设,提升学生、教师、管理者及家长等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关键驱动要素是数据,易用可用好用的智慧教育平台、丰富管用的工具是以数据支撑决策、服务、创新的基本保证。
二是加强数字教材建设,撬动教学过程数字化转型。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数字化应用和服务的根本。当前,多模态数据分析应用类技术和产品还不成熟,基于传统要素的教学数字化还存在瓶颈和障碍。借助传统纸质课本和练习本、数字化教材、智能化教学工具和装备,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培养学生新型能力,是一条有望解决当下难题的可行性路径。
数字化教材,即以数字形态存在、可装载于数字终端阅读、可动态更新内容、可及时记录交互轨迹的新型学习材料。数字化教材的建设有赖于从编辑加工、内容审核、出版发行到教学使用、平台支持等环节的全流程数字化。数字化教材建设是撬动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重点在于探索新型教材建设标准和知识体系编写规范,研发新型教材互动设计与编辑工具,建设知识图谱、支撑平台和示例教材等,探索基于各种应用场景的数字化教学新模式。
创新评价、构建环境,优化数字化教学质量
三是创新智能测评技术,支撑教育评价数字化改革。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影响教与学的方式。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的全新方式。
新时代中高考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都需要创新大规模教育测评方法与技术,优化评价体系和数据采集标准,应用大数据感知、互联、存储、计算和分析技术,构建跨区域、跨场景的智能化测评系统平台和工具,形成基于证据和大数据(全样本)的教育评价体系。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看,教育评价数字化改革的趋势是:优化组合基于数据的评价方式,促进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评价,支撑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
四是构建智联教学环境,夯实学校数字化转型基础。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是实现学与教方式变革、支撑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当前,不论传统教室还是多媒体教室,都仍然是单一地点和场景的教学环境,不同场域的教学过程割裂,教学交互不足,学习状态难以追踪。智能时代,学习时空高速演变,学习环境正从封闭走向开放,传统学习环境需要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数据共享、设备协同、知识互联、群智融合,使学习环境能自适应自优化地运行,让学习更轻松、更投入、更有效。
对学校环境数字化转型来说,重点是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和升级基本设施、硬件设备、网络条件、智能工具、学习平台等,持续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和智慧生活场所,打造时空和教学深度融合、线下和线上虚实融合的智能学习空间,推进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数据信息壁垒,促进教育数据的全方位挖掘和整合,利用学习分析、教育数据挖掘等手段,改善教学服务供给与学习需求的匹配度,实现精准推送,优化教学服务质量和效率。
区域统筹、优化生态,提升教育数字化治理水平
五是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支持服务能力不足是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瓶颈,只有统筹提升国家和区域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才能有效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从国家层面来说,重点是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制定教育大数据确权、开放、对接和保护制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资源平台间的数据融通。例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边建边用,不断增强功能、扩充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对支撑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促进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及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区域层面来说,重点是整合优化教育数字化组织机构,建立信息、知识、资源交换机制,促进区域内机构间业务的高效协同;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和应用对象,提升基层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效率;创新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优化校内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渠道,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感知、预测和预警校园安全运行情况,及时把握师生认知及身心变化,主动、及时、精准地作出决策,加强数字化培训服务和青少年数字化学习产品治理,形成教育数字化治理新策略和新能力。
六是智能升级教育生态,打造智慧教育的国际名片。智慧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形态,旨在构建智慧的学习环境,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催生智能时代的教育制度,构建由国家、区域和学校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系统。
目前,教育部已遴选18个县市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科技部在重点研发计划中部署了智慧教育领域相关项目,例如,2021年在“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专项中启动了“大规模学生跨学段成长跟踪研究”项目。可以说,在科技与智慧教育双向赋能方面,我国有自信走在世界前列。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5日06版)
用数字化转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西北〕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郭绍青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乡村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发展,是弥合城乡教育“数字鸿沟”、提升乡村教育主体地位、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城乡教育“数字鸿沟”怎样弥合
在《“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指引下,实现乡村教育振兴首先要秉持公平的取向,即坚持公平发展农村教育,重新构建高质量的农村教育体系,使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国乡村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教学条件与水平空前改善。然而,数字化时代城乡“数字鸿沟”的逐渐扩大,成为发展乡村教育亟待破解的一个新课题。无论是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数据情况,还是从我国的转型态势来看,数字化教育必备的网络连接、学习环境、数字资源和高素质师资队伍等方面均存在着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在农村优先普及智能学习终端、提供普惠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是继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利用卫星传输优质教育资源后,又一次值得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城乡资源共享创举。通过这一平台,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以从城市传送到广袤乡村,进入农村中小学,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育人成效。与之前不同的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丰富了资源呈现形式,将助力基于平台资源的教与学成为新常态,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数字乡村建设人才怎样培养
数字化被认为是保持并激发乡村发展充足活力的基础,并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表示,要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加快信息化发展,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等等。为了落实该纲要,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发布《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部署了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动等8个方面的重点行动。2020—2022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并提出包括扎实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加快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办好特殊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等系列举措,而其中强调的新型乡村文化建设、新型劳动力的培养等都需要优化和转变原有的教育方式、战略方向和价值主张。
上述举措的落实需要数字化赋能,要坚持“数字基建先行、拓展数字服务、发挥市场作用、注重建设实效”的原则,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配置流程优化、教师培训模式创新、数字创新和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数字素养与技能人才保障等为着力点,提升乡村教育主体地位,从整体规划设计、制度机制创新、技术融合应用、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培养满足数字乡村建设需求的新型人才,使更多的农民通过数字化教育达到相应能力水平,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
围绕制约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及瓶颈,结合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及目标,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如下方面着手,切实探索以教育数字化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一是针对农村教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问题,推动农村地区数字校园、数字化社区等教育环境建设,持续改善农村地区网络教育环境。
二是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农村地区学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针对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不足等问题,建立“云上学校”,整合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及优秀教师、音体美团体等智力资源,通过在线直播和远程辅导等方式为乡村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和课后辅导服务,加快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四是针对乡村教师发展困境,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服务体系,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
五是针对农业技能培训问题,面向农村重点群体开发涉农数字学习资源,开展各类涉农信息技术、农村电商、信息产品使用、劳务品牌等专题培训,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创业。
六是针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新的数字化现象,构建农民数字素养框架、测评标准,开展相关数字技能培训,改善数字生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5日06版)
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数字化建设,提升智慧就业服务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
郑庆华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全新升级的“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云”就业服务,进一步破解高校就业难题,完善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机制,让信息化这个最大的变量,成为推动高校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推动就业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党和人民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成效性指标,抓住就业信息化这个“小切口”,将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奠定基础,进而带动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第一,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推动就业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
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当前就业形势极为复杂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就业工作的重点,抓住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就业大局的关键。然而由于业务壁垒、数据孤岛问题仍然突出,仅仅依靠传统信息化手段,难以解决校企供需互动、人岗精准匹配、职业生涯规划、信息资源共享等现实问题,导致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聘难”,“人等岗位、岗位等人”的问题长期并存。
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作为推进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教育部持续深入推进就业信息化工作:2003年,为应对非典疫情对就业的挑战,建设“就业信息网”;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升级为“新职业网”;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出“24365校园招聘服务”。各省各高校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升级就业网站,扩大互联互通。这些探索与实践,在促进部、省、校三级统筹、实施数字驱动创新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作存在亟待补齐的短板。
一是管理业务割裂。各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缺乏一体化设计,招生、培养、就业等高校管理部门“各自为战”,培养与就业不协同、招生与就业不联动,无法实现就业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二是开放机制缺失。高校、政府、企业作为高校就业体系的主体,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链条,校内与校外未有机融合、育人与用人未高效对接,优质的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最大化利用和共享;三是数据共享困难。各级人才培养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用人单位数据管理标准和规范不一致,平台间没有互联互通,信息未共享共用,统计难、报送难、核查难仍然成为困扰基层就业工作的痛点。
从技术上破解“人等岗”与“岗等人”的难题
推动就业数字化建设,构建精准就业体系,需要从技术上破解“人等岗”与“岗等人”的难题,做到“四个立足”和“四个支撑”。
一是要立足打通毕业生求职通道,支撑一站式就业管理服务。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深化数据融合,构建开放的、共享的、一站式的就业管理服务平台,扩大学生求职意向、薪资和地域需求等就业需求数据以及招聘需求、行业性质、地域分布等用人单位需求数据的采集渠道,面向学生及用人单位提供快捷检索服务;精准分析匹配学生专业特长数据与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数据,面向学生提供精准的岗位推荐服务;支持发布职位、筛选简历、参加招聘会、与毕业生线上互动交流等个性化服务,面向用人单位提供网上一键签约服务。
二是要立足打通学生培养全过程,支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全面记录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成长数据,涵盖学生学业成绩、社团活动、项目竞赛、科研成果等在校期间成长数据,为学校建立丰富的人才培养数据库,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的“成长档案”;基于学生培养过程数据,从学业兴趣、性格特征、职业认知、个人发展等多个维度精准刻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画像,为每位学生指明适配的就业方向,为一线辅导员“精准帮扶”、院长书记“精准指导”、学校领导“精准督导”提供抓手,让就业指导服务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精准性。
三是要立足打通学生就业全链条,支撑反馈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目标。以“互联互通”为原则,生成各学院、学科专业、生源地、重点群体就业情况实时监控和统计,一键上报各级政府部门;同时,招生培养信息、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用人单位评价等数据要联动,就业结果及时反馈作用于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招生和人才培养,形成高效的培养质量反馈机制。
四是要立足历史数据挖掘分析,支撑管理决策服务。激活学校积累的海量历史就业数据的价值,组织大数据、公共管理、社会学等领域相关专家成立课题组,整理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贯通、分析历史和现在的就业大数据,展示趋势、挖掘规律,特别是反映人才成长、学校办学特色、社会需求的变化规律,形成多维度的智能应用,从而对进一步研究高校办学、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等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在更高的层面、更宽的广度上利用就业大数据,反馈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治理模式向“数治”转变,促进教育治理效能的提升。
用信息化全面赋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西安交通大学主动变革,不断创新,学生就业工作数字化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早在1987年就开始开展就业信息电子化管理,1996年建设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2005年在全国高校率先实现了网络签约。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与“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进行技术对接,以实现“学生、辅导员、管理人员全员参与,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管理,学校、企业、政府部门全方位联动的精准化就业”为目标,研制了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高校版”。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平台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结合学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建立部、校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疫情发生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利用信息化平台保障了全体毕业生“云”就业,为学生提供“零接触、零疫情、零距离”的精准就业服务,助力学生走上理想职业之路,学校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攀升,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工作表现满意度达99.97%。
面向未来,高校应系统谋划,重点围绕扩大就业、精准辅导、拓展服务等层面,深化与国家24365就业服务平台联动,深度挖掘平台资源,深层开发服务主题,加强资源共享,加快平台使用,加大正面反馈,坚持制度和技术创新并重,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强化治理、构建规范、涵养文化,用信息化全面赋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4月18日05 版)
以教育数字化撬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郭岩
当前,中国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数字教育为教育系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学习效果、改进校园治理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为缓解供需矛盾、促进优质均衡、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精准施策的机会。加快教育信息化是弥补数字鸿沟、解决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优质公平发展、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途径。
一是把握数字化时代的机遇,为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赋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赶上新时代信息化快速发展“这班快车”,用现代化手段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利用好教育信息化这一把“利剑”为民族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好服务,是民族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大任务。
近年,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紧跟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标,聚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与需求,实施了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试验校”项目,建立了22个试验区、121所试验校,并在发达地区建立20所支持学校,探索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教育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远程直播教学,用“一块屏幕”改变边远民族地区学生的命运,推动区域教育公平。如何深度进行课堂上的革命?远程直播教学以其便利性、即时性、直观性,能够将优质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师智慧和学校文化等引入到边远、民族地区学校,破解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教师普遍教学胜任力不高、骨干师资不足、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等难题。“一块屏幕”打破时空阻隔,提供了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策略的重要样本和案例,让教育城乡一体化、区域教育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扩大成为现实,让民族地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问题。
搭建教师线上交流平台,引领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应用为王”,民族地区教师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技术是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关键一步。线上教师交流平台极大提升了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素养及教学能力,推动了教师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助力民族地区学校实现“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立线上学校共同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线上平台,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增强民族地区师生自主性的有效途径。发展民族教育,硬件、软件的支撑是必要条件,沟通心灵、交流思想是关键。运用在线平台、数字化手段建设学校共同体,缩短了各民族师生的时空距离,增加了互动频率,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开阔民族地区师生视野、更新观念、增进文化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大有裨益。
线上学校共同体在折叠空间中,将各民族师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调动视听等感觉通道,促进各民族师生在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多方面交往交流交融。聚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求,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辽宁等地区选取了20所优质学校作为支持学校帮扶民族地区,建立相对稳定的学校发展共同体机制,开展了同步研学活动。项目支持学校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协作辐射,发挥支持学校“孵化器”“助推器”和“领头雁”作用,实现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模式植入、文化制度融合、优质资源共享。
三是共享教育资源,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网络教研建立起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学校教研的空中通道,打破时空局限,拓宽教研途径,为教师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供了机会。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是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教育胜任力提升的痛点问题。单纯的语言培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分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高频率的交流与日常化的应用。这就需要通过教研引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基于真实教育生态和教师成长困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教研活动,为民族地区教师交流表达提供了语言环境,提升了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四是以智慧课堂创新思政教育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智慧课堂极大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创新了思政教育方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感有形有效。思政教育长久以来面临着增强实效性的问题,应以切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润物细无声,浸润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化学反应。数字化资源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提供海量学习资源、身临其境激发情感体验等优势,能以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震撼的感染力、更精确的成效评价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红色资源教学案例分享活动,极大扩展了思政教育的范围、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方式。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限于多种因素,这些红色资源应用到教学中的力度还不够。通过智慧课堂,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共同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模式、思政课教与学方式变革等问题,将思政课开在“长征路上”“英雄故居”“红色博物馆”。在生动的思政课智慧课堂上,师生不再受传统地域的限制,通过在线参观、视频展示、多人互动等方式,民族地区师生可以充分了解其他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发达地区师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民族地区的民俗与文化。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20日第02版)
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路在何方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徐晓明
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这既是我国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
当前,多个省市已经陆续开展教育数字化改革试点工作。教育部分批确定并公布了北京市东城区、广东省广州市、河北省雄安新区、浙江省温州市等多个“智慧教育示范区”。这些试点、示范区,均在各自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生态及场景搭建、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化评估等在内的有益尝试。
教育数字化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我国目前数字资源城乡差别较大,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各地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协同推进、扩大优势,从顶层设计、理念认知、素质提升、数据积累和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做好工作。
做好数字资源顶层设计和生态重构
教育数字化通过“平台+教育资源”构建教育信息化新生态。目前平台上的教育资源纷繁复杂,涵盖了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市县及学校平台的资源,此外还有一些机构建设的资源。这些资源有些是重复建设,有些则是封闭运营,暂未实现信息共融共享,出现了信息孤岛。因此,国家层面要制定教育数字化的统一用户标准、资源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要明确空间的内容及使用,各平台要遵循统一的平台数据空间服务等基本功能规范,在确保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化服务。同时,教育数字化的新生态要突出共享和创新。在数字化环境下建立另一个学习场,借助数据资源和互联网技术拓展教学空间,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知识、即时化分享等个性化需求,通过技术手段创新为教育赋能。
提升教育数字化场景中个体的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群体的数字素养都会影响到数字化教育的深度和效果。教育管理者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数字技术整合能力不足,家长对数字化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学生线上学习中出现网络沉迷等问题仍客观存在。提升数字化教育相关群体的信息素养,提高个体数字化学习的自我规范能力,不能仅依靠教育和培训,还需要建立信息社会的综合管理体系,需要政府在全面推进数字化社会建设过程中通盘考虑。
尊重教育和信息技术自身的客观规律
首先,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数字化下的教育流程、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都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落脚点是增强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指向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要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数字科学有其自身特征,任何数据的优化一定要经历一个逐步升级完善的过程,要尊重信息化和智能化在教育垂直领域的独特发展节奏,避免急于求成。要注意数据使用过程中的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问题,防止教育数据泄露或滥用。
建立数字化教育的评价和管理体
数字化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基本构成,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评价与管理两个问题。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以试点为主,多个省市还以各自的数字化政策来推动改革,暂未形成完整的教育数字化评估和管理体系。同时,数据具有无边界、碎片化特性,如果不做好边界管理,将会导致数字化教育信息的泛化。此外,以数据算法为主的评估不能作为100%的依据,比如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评估和分析,很大程度上和当时学习者的主动性有关,只能作为评估的参考,学生全面的学习表现评估还应该参考老师的主观感受和意见。目前,数字化教育只是作为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而存在,言传身教的学校课堂教育不会被替代,但是教育的内容、方式、组织和结构等都可能发生重构。如何在目前的数字化教育语境下,逐步建立完整的教育数字化评估和管理体系,是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5日05版)
探索区域智慧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林和平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数字福建”战略构想,全新定义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内涵与外延、应用的领域与方式,拉开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历史大幕。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高等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主动融入“数字福建”和“数字中国”建设,认真落实教育部“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的工作要求,深耕高等教育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区域智慧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助力高等教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一、平台为先,夯实智慧高等教育发展基础。发展智慧高等教育,要有高质量的平台支撑。福建高等教育将智慧平台建设作为发展智慧高等教育的先手棋,打造全省高校数字教学资源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师生、社会学习者等,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服务。一是建设数字课程共享云平台。因应全球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响应教育部慕课及慕课平台建设战略部署,以“政府主导、高校为主、社会参与”方式,于2016年组建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福课联盟(FOOC)。在此基础上,汇聚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20余家知名在线教育平台,打破地域、校际限制,构建课程共享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全省高校数字化课程开发建设。二是建设数字文献服务大平台。秉承“共建、共享、共发展”宗旨,聚焦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资源最广、服务最好的省级文献信息服务与保障平台的目标愿景,于2009年启动建设福建省数字高校图书馆(FULINK)。目前,FULINK已汇聚全省89所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包括6500多万册纸质图书、300多个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在内的12亿份文献资源,为全省高校师生精准提供文献检索、联合借阅、移动FULINK、随书光盘等服务。三是建设数字化教学质量监测平台。以智慧智能、提质增效为出发点,推进教育教学规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设全省高校数字化基础信息数据库,定期采集学科、专业、学生、教师、科研等基本办学数据,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常态化长效化监控监测,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科学精准数据支撑。
二、质量为本,强化智慧高等教育发展内涵。支撑高等教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服务,要集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为一体,具有过硬的质量保障。福建在推进智慧高等教育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严标准、强队伍、树精品,牢牢把住把好质量关。一是严格数字标准。聚焦数字资源的准入准出关口,出台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遴选指标、在线教育平台基本要求等基本标准,制定高校数字图书馆接纳FULINK新成员暂行办法、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纸质文献联合借阅规则等工作规则,建立跨校互选课程管理和学分互认机制,划定数字化建设的刚性约束。二是建强数字队伍。建立包括省内外高校在线教育、计算机、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领域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在内的数字资源评审专家库,为打造精品数字资源保驾护航。实施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定期举办高校数字资源平台应用、数字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等数字化教育培训班,有效提升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三是打造数字精品。实施一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制定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方案,建设省级线上、线上线下、虚拟仿真课程1400余门,获批国家级课程144门,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首批上线课程达1104门。
三、应用为王,彰显智慧高等教育服务能力。回答好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何为”之问,关键之一就是要发挥智慧高等教育作用,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福建发展智慧高等教育,始终坚持需求导向,主动担当时代责任。一是以数字化助力均衡化。立足共建共享,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率先在数字平台上建课,引导应用型高校选课用课,构建“高水平大学多建课、应用型高校多用课”数字资源应用新生态,跨越区域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数字鸿沟。目前,已持续组织开展11个学期的高校间课程跨校互选、学分互认,跨校选修学生数近55万人次。二是以数字化缩小差异化。积极服务和融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推动的闽宁协作建设大局,以“福课联盟”为依托,将宁夏高校纳入联盟课程建设与应用范围,建立闽宁高校优质课程资源跨区跨校共享、学分互认机制,累计免费开放线上课程440余门。以FULINK为纽带,与宁夏高校签署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推进闽宁特色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以“慕课西行”计划为抓手,通过举办“克隆班”、联合开办人才培养实验班、共建虚拟教研室等载体,打造东西部高校教师智慧教育资源发展共同体,累计与贵州、甘肃、新疆等地100多所高校协作发展智慧教育。三是以数字化拓展国际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智慧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精心打造“孔子云课堂”,《普通话口语教程》《茶韵茶魂——安溪铁观音》等一批优秀课程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西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到欢迎。
当前,数字化浪潮正在加速到来,且将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拓展。我们将根据教育部智慧高等教育有关部署,结合数字福建建设布局,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发展。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为契机,推进省级平台改造升级,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定制化、精准化分析服务。以完善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路径,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建设各类优质课程资源,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以创新实践为航向,围绕教学、学习、管理、考试、评价和研究等,完善大数据监测与分析、课程监管等服务,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区域智慧高等教育“福建样板”,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贡献“福建智慧”。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年04月13日02版)
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教平台,启航教育数字化崭新征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化教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李玉顺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任务,能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新的动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从四个方面着重发力并实现突破。
第一,建构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体系,赋能国家教育信息化治理能力升级。平台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服务能力开发建设,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省级教育平台互联互通,建立资源分发共享机制,进一步优化国家教育信息化平台整体架构,为提升国家教育信息化治理能力奠定基础。
第二,创生优质资源供给公共服务,以资源体系化、系统化和优质化助力课堂教学方式结构化变革。平台以“精品资源体系化”为目标取向,以“互联网+教育资源包”为实践形态,承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围绕教师、学生和家长各类群体需求提供资源服务,推动常态化课堂教学实践的系统性、深层次结构化变革;以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为主体,承担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遴选任务,破解海量资源汇聚和师生情景应用二元对立的难题,促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课堂结构生态的达成。
第三,面向教育改革全业务场景,以家、校、社全生态服务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平台切实围绕教育教学系统重构性变革中的重点、难点、痛点,整合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教师研修、家庭教育等提供全面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能力提升,增强学校治理能力与家校协同育人效应。
第四,推动教育信息化从技术驱动走向业务融合、机制创新与文化生成,催生技术创新与教育发展的双向赋能。一是加强业务场景的设计,开发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优质资源,凸显平台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各群体对象的应用支撑;二是以“应用为王”理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应急“停课不停学”,突出对现代教育系统建构性发展的有效牵引;三是业务管理部门、技术主管部门协同主导,广大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技术应用,有力支撑业务融合的整体布局;四是包容融合业务的动态发展,确保课程教学资源的及时修订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对教师、学生资源使用的培训指导,建立应用激励机制和跟踪考评机制,开展常态化应用评估督导。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基础教育领域贯彻数字中国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破冰之举,必将有力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小学智教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将激发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深层合作,为我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汇聚力量。
来源:微言教育
开辟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新局面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院长
杨现民
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要做到“五个深刻认识和把握”,明确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该行动在促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全面落实。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深刻的战略背景。一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部署与实施。一个强大的数字中国必然需要一种高度适应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数字教育作支撑。二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谋划。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个性化学习需要,这就必然要求信息化全面赋能教育,供给“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多选择、更加便捷、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教育服务。三是中国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征和核心指标,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的速度和质量。
教育数据要素化对于激发教育数据市场活力、丰富教育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教育教学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搭建教育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可以有效联通数据供需双方,通过完备的数据交换与开发利用规范等机制设计,能够让更多机构和个人合法合规地获取教育数据,并加以深度开发利用,产出高品质的教育数据产品和服务,再反馈应用到不同的教育场景,进而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和教育变革力。
数据要素的教育变革力可以概括为“五个显著增强”。一是通过客观数据观测分析教育现象、透视教育规律,显著增强教育解释力;二是通过多维数据的关联交叉分析,识别以往单凭经验难以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和短板,显著增强教育诊断力;三是结合教育场景和业务需求,显著增强教育预测力;四是通过全样本数据采集与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分析研判,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计算实验,实现基于多维证据的教育科学决策,显著增强教育决策力;五是通过教育业务进程隐藏的“数据流”对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与成效进行实时监控,显著增强教育监督力。
数据要素的教育变革力发挥依赖必要的外部条件,需要加速完善教育数据要素市场,重点提升教育数据治理能力与用户数据素养,以激发数据要素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价值。转型意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转变,既是一种动作,也是一个过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技术的综合创新应用,促使教育要素、教育业务、教育场景实现全面数字化,逐步形成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适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持续过程。
各地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以整体遵循“定标—靶向—巩基—激能—抓点—普面”的思路。“定标”是要客观评估教育数字化转型现有基础,明确自身方位,确定转型的总目标;“靶向”是要明确转型工作的核心,进而牵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这一超复杂系统的有序运转;“巩基”是要进一步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条件,建好、用好区域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高速教育专网、多元化智能终端、教育大数据中心等教育新基建;“激能”是要显著增强师生、家长、管理者、行业人士等所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数字素养,形成全社会享用、善用、乐用数字教育资源、工具、应用与服务的良好局面,从用户侧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抓点”是要结合不同阶段教育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数字教育场景应用的创新点,找好技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突破点,发挥好创新点的示范作用、突破点的带动作用;“普面”是要努力做到数字教育资源与应用服务、创新教学模式与治理方式的大规模推广,通过普及化推动教育数字化全面落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07日第02版)
着力打造教育信息化中国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钟柏昌
日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正式启动,这既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顺利推行,离不开“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行动纲领。
“应用为王”是一种用户视角,起点、重点和桥梁缺一不可。教育用户的真实应用需求是第一位的,教育数字化建设应以这种需求为导向,在充分的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供给数字化教育资源,而扎根常态化课堂的学习分析是需求分析的最重要途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教育数字化行动成功与否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指标是教育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就现阶段而言,要实现全过程和全要素的数字化教育评价还存在诸多障碍,比较适度的做法是抓住主要的评价环节。例如,以阶段性评测和终结性评测作为锚点,尊重师生日常评测习惯,在纸笔测验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化的数据收集手段获取评价数据,快速反馈评价结果并提供学习支持,如此才有可能激发数字化教育应用的广泛使用。
“服务至上”要求管理者转变思维,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管理者应着力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以用户需求驱动教育资源平台的运营、维护和评价。要根据各类用户需求,提供最适合、最准确、最便捷的教育服务。无论是常态化教学,还是“停课不停学”期间,抑或“双减”政策背景下,数据资源平台至少包含三类服务对象:面向学生的智慧学习服务、面向教师的智慧教学服务以及面向家长的智慧沟通服务。为保障平台运营效果,管理者应提供不同的指导性支持。例如,发放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指南手册,详细介绍平台使用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条件。平台维护是教育管理的基础,“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是信息化领域的共识,管理者应遵循“递进升级、逐步完善”的原则,将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教育资源等逐步升级和完善,以保持系统的先进性、灵活性和高效性,推动教育数字化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平台的决策是教育管理的核心,而决策与评价密不可分,管理者应基于平台数据的分析,发现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热点、难点和痛点,并结合专家建议,作出科学决策,调整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方向和布局,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简洁高效”指向教育资源的应用特性,要贴近用户使用习惯。教学资源建设始终是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点任务,“简洁高效”的教育资源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在内容设计方面,需提供覆盖多版本、多层次、多粒度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所谓多版本,即覆盖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等多个国标教材版本,适用不同地区用户。所谓多层次,即包含素材类资源、教学知识类资源、工具类资源和扩展类资源等,满足不同用户的学习要求。一般而言,素材类和知识类资源主要为应试教育服务,旨在帮助师生解决教学难题、实现知识巩固;工具类和扩展类资源主要支持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旨在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多粒度主要指提供不同颗粒度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挑选适用的资源来整合到日常教学中,使教师成为资源的利用者、整合者,而非资源的搬运工;从学生的角度看,则不仅要有适合系统知识学习的课程资源,还要有方便移动学习的碎片化资源。
在应用功能方面,应通过标准化接口汇聚来自不同资源系统的资源,并通过统一的资源门户为师生提供一体化的资源服务;同时,资源系统还应强化其在动态汇聚、智能过滤、自动分类、语义检索、智能推送等方面的功能,从而以更加智能化的方式为广大师生服务。
在技术支持方面,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够支持多种智能终端的访问与使用,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所处的环境,使用身边的计算设备获取有效的信息和资源,实现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也为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和工具提供了具身化、多模态的呈现方式,在实验教学或技能训练教学中,可以开发相关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素材或工具,帮助学习者在沉浸式学习中掌握应用技能,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安全运行”强调教育平台应具备的技术特征和抗风险能力,确保稳定性、流畅性和安全性。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例,覆盖全国大中小学用户,不仅用户规模大,而且覆盖全时段,要求平台具有极高的稳定性。集全国之力建设统一的智慧教育平台,改变了过往平台繁多、技术标准混乱的局面,为平台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教育应用虽推动了教育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过程的智能升级,但也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因数据监管不严、数据应用失范而造成的数据、隐私泄露风险。除法律约束与政策规约外,在技术层面,系统平台应该不断完善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提高数据储存和处理的安全性能与抗风险能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然而其中相当部分的教育资源并未接受严格的知识产权审查,其风险不容小觑,为此,有待进一步建立教育知识产权审查标准和监测机制。
毋庸讳言,任何一项重要战略的实施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还需要经历多轮迭代才会趋于成熟,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也必然遭遇诸多挑战,这都需要持续改进的耐心和定力。只要方向正确且志不穷,就不畏山高和路远。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06日第02版)
服务“双减”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化教学专委会委员,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袁磊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总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运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升级改版,于近日正式上线,目的在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更好地服务“双减”发展需求,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首先,平台汇聚了各类优质资源。为扩大优质资源的来源,平台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为了提升资源的质量,平台不仅完善了资源建设质量标准和审核机制,还借助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资源的呈现方式。
其次,平台建立了互联互通的资源共享分发机制。依托“三通两平台”建设,平台借助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省级教育平台建立了互联互通的资源共享分发机制,力争实现优质资源在全国的分布式部署。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分三步走,首先是系统完善平台整体架构,其次是开发汇聚各类优质资源,最后是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应用。随着平台的完善,利用平台开展教与学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新常态。
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改进后的课程资源包括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北京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科版、外研版等版本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全国各地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得相关的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补充课堂教学的学习。
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教师研修板块的开设,为教师专业成长、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更多的研修资源。如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优秀案例,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为此,应鼓励学校教师积极使用智慧教育平台,对不熟悉平台技术操作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
服务家校协同育人。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帮助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的教育能力,能够为家校协同育人带来很大的帮助。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自觉使用平台开展相关家庭教育的学习,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新局面,有效落实“双减”工作。
服务农村提高质量。通过使用平台如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等优质教学资源,利于农村开好国家规定的有关课程。为保障农村学校顺利使用平台,应检查农村学校现有相关配套设施是否能够满足使用智慧教育平台的条件,加快对农村学校教师平台使用的培训。
服务“停课不停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既能够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保障“离校不离教”,确保按时完成教学进度,也能够在常态化教学情况下为全体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新形势下,平台应提高技术保障能力,避免由于访问人数过多导致的系统崩溃,落实平台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
助力“双减”工作提质增效。升级后的平台更新有6个资源板块,特别是新增的课后服务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均是对“双减”工作新需求的及时回应。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这次升级建设的新平台重点聚焦关键的“三个提高”。
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控制作业总量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为应对这一需求,平台在新增的教师研修板块专门开设了作业设计专栏,不仅提供了分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和案例辅导报告,还提供了大量精品课后练习作业供教师选择和参考。
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双减”政策颁布后,学科类培训机构被勒令禁止,提高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水平,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减轻经济负担的重要举措。平台新增的课后服务板块,遴选了大量种类丰富的课后服务资源,并连接了多家线上博物馆,这将对课后服务资源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学校课堂教学水平是减少学生、家长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内在需求的根源所在。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平台制定了“三管齐下”的计划。首先,平台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新增的不同教材教学资源将极大地扩大资源使用的地区覆盖面;其次,平台丰富了教师研修板块的资源,助力教师专业提升,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最后,平台在教改实践经验的板块专门设立了“双减”工作栏目,提供优秀案例供各校学习和参考。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30日第04版)
凝聚国家力量助力课程教学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
曾媛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稳步推进“双减”工作开展,面对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改版升级,其中课程教学板块提供了覆盖多版本、多学科、全学段的中小学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助力学科课程教与学。
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凝聚国家力量,除统一组织开发的课程教学资源外,还汇聚了北京、上海、江苏等省份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覆盖了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北京版、苏教版、华东师大版、北京师大版、外研版等多个教材版本,同时上线了多家出版单位的电子版教材,供师生学习参考。
课程教学资源质量高、育人效果好。首先,课程教学资源的授课教师和教研团队,以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体,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其次,资源审核上建立了多重审核机制,保证资源的科学性、规范性。最后,课程教学资源内容坚持“五育”并举、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文字、图片、视音频素材,丰富课堂内容,加强知识呈现、拓展与延伸。
课程教学资源方便实用。课程教学板块提供清晰明确的导航,方便师生选择对应的学段、学科、教材版本的课程教学资源;除教师授课的视频资源外,还提供配套的学习清单,包括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教学素材等,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撑。
平台资源助力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一是助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备课。平台课程教学资源配套资源包中提供了对应教学素材,包含教学设计、课件、视音频资料等,帮助教师开展备课。二是课程教学资源均是经过严格筛选、审核的精品资源,教师通过观摩课程教学视频资源,学习优秀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实现从模仿式教学向超越式教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三是教师可以通过对平台中课程教学资源所呈现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表现形式、互动方式、组织形式以及媒体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优秀教学案例的规律、特点,进一步形成课堂教学创新,实现教学流程重构和教学模式创新。
平台助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平台课程教学视频资源最大限度地还原课堂教学,并助力学生多种自主学习场景。
一是助力支撑学科课程自主学习。通过平台,学生可以查看学习任务单,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任务及可用的拓展资源;可以通过课后作业,了解自身知识掌握情况。二是助力系统化学科知识学习。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具有体系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提供的课程教学资源,系统学习相应教材版本对应学科知识,借助学习任务单,作业等资源工具,实现学习—反馈—学习的螺旋式提高。三是助力学科知识查漏补缺。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可以反复观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实现对知识薄弱点的突破。
目前,除了已有的各学段各版本各学科课程教学资源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还将进一步汇聚、更新、迭代更多更好的课程教学资源供广大师生免费使用。同时,通过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将平台课程资源用活、用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课上课下同频共振、相互增益的新局面,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新常态,助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30日第04版)
善用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转型升级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处研究员
熊建辉
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转型升级,是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任务,是创新教育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转变教育部门职能,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实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支撑教育决策科学化、教育管理精准化、教育服务便捷化,服务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迈向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新兴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总要求,以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转型升级,其本质是以新兴技术为主要手段,以信息数据为核心要素,将数字技术、数字思维应用于教育管理全过程,对教育管理、教育决策和教育服务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系统性功能重塑和流程再造;其要义是要提高教育管理效能,助力教育系统提升和创造新型治理能力,利用同样的资源办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
推进数字化赋能教育转型升级,要把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治理数字化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满足人民对教育的美好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平台、数字化战略等为关键内容的数字思维,加快构建教育数字化治理生态系统,提升教育数据智能化汇聚、共享和服务能力。
要织就国家教育数网体系,优化教育新基建布局。抢抓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启动的机遇,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实施,服务全国、地方及学校的算力资源需求,实现总体时空布局优化、成本优化、安全管控优化。实现教育数据应联尽联,推动建立以教育数字化战略数据中枢为核心的国家教育数枢系统,引导地方和学校教育借助大数据中心集聚效应,提升网络通信、数据中心等教育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快速响应水平、集约化发展、绿色数字智慧化发展,提高教育现代治理效能。
要建设国家教育数脑系统,推动教育决策科学化。构建统一、科学、可视的现代教育治理信息系统,创新性探索和应用数据驾驶舱、数据可视化等,推动教育治理智能化。建立教育数据大脑、业务驾驶舱之间的逻辑架构,持续优化学校、教师、学生等管理信息系统效能,确保教育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和精准化。调整网络节点布局,优化网络浏览界面,保障网络系统实时展示数据,推广“一站式”网站服务系统,为教育决策者提供能直观监测所有辅助决策的重要数据。加强数据挖掘分析,构建决策分析模型,探索基于新兴技术的新型教育政策研究模式,集成展示可视化内容,完善教育管理中枢决策系统的指挥调度功能,助力管理者科学决策,体现智能化教育管理的科学价值。
要建立国家教育数链体系,规范国家教育数据标准,实现教育治理精准化。统筹建设一体化教育治理平台,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理服务。完善教育机构基础数据标准、教师基础数据标准和学生基础数据标准等的标准规范体系,促进数据的互操作性,实现教育数据伴随式采集,支撑管理扁平化和监测精细化。强化教育统计数据更新和治理,做好教育数据统计和应用,制定统一可循的数据采集、清洗、加工、存储标准,推进教育数据标准化进程,提升教育数据治理水平。
要打造国家教育数智体系,确保数据服务便捷化。打通教育管理数据壁垒,实现教育部门不同数据系统内部打通、跨部门数据信息系统横向联通、中央和地方以及学校管理系统纵向贯通,建设教育大数据的“四梁八柱”,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教育数字化服务体系,打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数据壁垒、信息孤岛,让教育数据多跑路,让用户少跑腿,实现教育数据服务便捷化。依托国家教育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筹教育行政部门业务办理系统,推动教育数据汇聚共享,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办理。充分利用教育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各教育政务服务业务系统的数据壁垒,在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上切实联通数据、打通业务,确保“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实现从“一网通管”到“一网通办”,切实提高教育政务服务水平。
要构建国家教育数盾体系,强化数据资源安全防护。始终绷紧教育数据安全这根弦,加快构建教育系统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安全管理责任。解决当前教育管理数据安全领域出现的挑战和问题,强化智能网络系统、云计算系统、数据库与存储、区块链、人工智能计算、数据流量控制模型等领域教育应用的立法保护,以鼓励原创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应用。建立教育网络和数据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及面向数据、算法、算力的数字证书体系,完善DNS及密钥体系,建设适应网络资源信息对称、畅通利用的国家教育数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对智慧教育数据原创服务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夯实教育数字伦理与数字文化建设,强化教育大数据安全保障环境建设,有效提高教育数据服务的整体安全保障水平,确保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转型升级既可信又高效。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21日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