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难点到底在哪?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去突破,这些难点既包括课程建设客观方面存在的原因,也包括主观方面的一些原因。对于这些难点的把握和分析,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一)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难度
课程思政的难点首先在于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真善美”的统一。
因此,知识领域的“真”如何融入“善与美”,成为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知识结构开始逐渐分工细化,伴随着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当今知识体系已经形成了专家体系垄断的局面。这一局面虽说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提高了全人类的生活质量,但与此同时,知识的“传帮带”所呈现出的却是片面甚至狭隘的景象。
专业课的教与学由于各种公理以及定理的运用,逐渐掩盖了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人们逐渐淡忘了学习知识的初衷、价值和意义。新时代,随着我国逐步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凝心聚力根本内核的位置日益凸显,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专业课“求真”的全过程,将成为课程思政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简单的回溯价值追求与知识探索之间在人类萌芽时期就已存在的精神纽带,只能作为一个实践领域的基本出发点,而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能够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回溯各个知识体系的初心,切实做到从人文主义关怀的角度看待科学知识,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自的教学过程中去。
(二)发挥教师融合的纽带作用存在难度
课程思政最终要通过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对每一位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更要掌握每门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要处理好“知”与“德”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才培养辩证法”中,蕴含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德”与“知”之间的辩证关系,“知”要有助于“德”的认识,“知”要服务于“德”的养成,因为“德”才是真知。
“德”不仅仅是品行和道德,对“德”的片面认识自然会妨碍课程思政的实践,每一位教师要从更广阔的领域认识“德”;“德”不仅仅体现着“公德”与“私德”,更在深层次体现着“大德”——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切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最终归宿都是为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而认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实际上也是为了更深刻地认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如同进化论催生了历史哲学一般,一切人类知识的有益成果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社会。
因此,每一位任课教师要深刻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目的,把握好“人才培养辩证法”,掌握“德”与“知”的辩证关系,有效防止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
(三)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与建构存在难度
课程思政要实现的目标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现实的工作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而且在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淡”。
课程育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统一”,这不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课程。“八个统一”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既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也不是孤立的一项活动,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项环节、各个方面,充分挖掘隐性元素,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
所以,教育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校的各单位部门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人或组织——都应该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摒弃偏见,打破壁垒,共同服务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其次,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粗”。在课程思政工作推进过程中站位要高,要始终牢记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践。
在具体实践中,课程思政又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途径和实施方法。目前,课程思政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完整的监督评价机制,还没有建构起完整、坚实的协同育人机制。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特点
新时代的课程思政有着诸多特点,对这些特点的把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从而在实践中更有效地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
(一)寓德于课是首要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立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德借助于课程这一重要载体,是寓德于课的,既寓德于具体的课程内容,更寓德于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既重视以德修身又重视从政以德,这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价值追求。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教师既要做学问之师,又要做品行之师,这其中即蕴含着立德这一重要要求。
新时代,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而且首先要求的就是德。立德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任务,更是所有课程及教师的任务。立德是课程的应有之义,课程思政所要实现的正是寓德于课,从而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培养德才兼备之人。
(二)人文立课是主要特点
课程思政是在课程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元素,其中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即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事实上,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只是难易程度有所区别。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教育,都是在进行教书、育人,本身就蕴含了人文精神,只是不同课程的性质导致其不同程度地隐化了这种精神。
健全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包括具有价值观意义的家国情怀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中社会主体力量所倡导的主流价值的教育。课程思政可以说是要突出课程原有的人文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人文素养,使教学知识内涵更加丰富,知识教育更富情趣,能力培养更趋务实。
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地把知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而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把对人本身的关怀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让所有课程真正承载起育人的功能,切切实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三)价值引领是核心特点
课程思政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一定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内容,也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一种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
一方面,从课程思政的具体融入内容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比较容易实现的融合模式,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上集中凸显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特点;
另一方面,从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的抽象层面看,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不是要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而是要通过这种教育形式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且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教育十分重要。总体而言,不管是从具体还是抽象的内容融入来看,价值引领始终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特点。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应对策略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一学校某一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不同学校乃至全国学校建立起一个大课程思政,从而真正实现“课程育人”。
(一)建立国家、学校、学院三级联动保障机制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课程思政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对整个教育都是一个大变革。对于这一变革,它首先需要良好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所谓的“粮草”指的就是要做好体制机制方面的准备工作。
1.国家教育部门可以出台专门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为之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费保障
2017年中共中央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提出了以“课程育人”为首的“十大”育人体系,并且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但是该纲要中只是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和方向,并没有详细展开论述。
近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相继出台,对新时代条件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部署、规划和指导,无疑为这些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政策支持。
所以,国家教育部门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及的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出台一个专门针对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方案或者纲要,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师队伍、科研申请及经费保障等多方面提供建议和指导。
2.各级各类学校应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之提供一定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课程思政不只是课程及课程教师的事情,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同样负有责任和义务,要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好相应的教学服务、后勤服务等。所以,学校应及时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根据新时代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起以党委书记为直接负责人、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例如,党委书记应担任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与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并制定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布置和推进会议;教务处应加强对课程的统筹规划,在确保思政课程应有课时的同时,明确和细化其他课程的课程目标,改革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机制,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纳入其中;
人事处应进一步严格教师评聘制度和程序,加大对应聘教师的思想考核、品德考核和政治考核,优先选择政治方向正确、品行优良的教师;后勤部门可以通过提供教学设备齐全、环境舒适美观的教室等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此等等,充分整合学校资源,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大合力保障。
3.各学院应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学校组织领导下,积极动员学院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为之提供必需的人员保障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坚力量。作为长期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学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如动员学院的教师与其他学院的教师建立长期的合作交流机制,为其提供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机会,使其免除因害怕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而不愿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忧虑;学院也可以设立一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试点科研教学项目,鼓励全体教师积极申报。
鼓励各学院在自身内部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对于达到学校要求标准的教师给予额外奖励,反之对其进行一定的扣除;在涉及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各类评优评先表彰中,可优先推荐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
此外,还可以通过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教师带动非党员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并将之作为非党员教师申请入党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课程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教师是落实铸魂育人的重要力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们应当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基本要求,切实提高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
1.培育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责任担当
对于课程教师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原是在其专业范围领域以外的另一种专业。有的课程教师可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但不在意、不重视,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教学中出现“靠边站”的尴尬局面。
所以,要加强对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的培育。学校及学院应该通过会议、讲座、宣讲等多种形式及时组织课程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使课程教师拥有关于课程思政的基本认知,产生课程思政意识。
同时,通过学校及学院关于课程思政进行的一些制度改革,尤其是与奖惩相关的制度改革,更能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当然,这些都是外力,最重要的还是每一位教师自身要主动担当起课程思政的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项育人活动,不管是课程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其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教师的使命。课程教师不能将课程思政看成是额外的负担,其原先的教学活动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既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建构,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选择。课程思政教师只有明白这一本质关系后,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担当,从而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当中去。
2.加强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
课程思政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十分丰富的,包括理想信念、理论知识和价值理念等诸多内容。课程教师必须在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运用这些内容去影响学生。
目前,国家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培训,也可专门针对课程思政教师举办类似的全国课程思政教师研修班或培训班。各学校学院也可以自主举办内部或内外合作的课程思政教师培训活动。
各学校统筹规划,合力安排,创设品牌培训讲座,开展全校性、学院性、学科性、专业性等多层次、立体化的理论培训体系。也要注意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带动引领作用,通过加强与课程教师的交流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指导他们快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政治理论素养的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有效提升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使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
3.提高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素养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对容易,难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将之运用起来,这就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素养的问题。
第一,课程教师要提高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能力。虽然教育本身是要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但是在现实中随着学科专业的细化,教书与育人似乎也逐渐被割裂,教书成为一般课程的任务,育人则成了德育类课程的任务,知识性与价值性被割裂。思政课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相对其他课程来说情况可能稍微好一些,因为思政课本身就是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尤其是对价值性的强调。所以,课程教师可以适当地去听一些思政课,学习、研究和借鉴思政课教师是如何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价值引导;
第二,课程教师要提高辨别、批判、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言论的能力。课程教师应该相信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理论和价值,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等思潮对课堂的侵蚀,要及时、坚决地予以揭露、批判和抵制;
第三,课程教师要提高发现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课程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除学业之外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等方面的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予以解决,既做学生学术的引路人,也做学生生活的知心人、热心人。
(三)完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课程思政的建设有赖于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它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方法体系和教学体系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体系建设不应该局限于某一学校范围之内,应该从战略高度建构起大中小学一体化的体系。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学校的课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专业教育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类。要充分挖掘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构起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并非所有的课程都很容易就能开展课程思政。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相对比较丰富,而自然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则相对较少,有的甚至很难找到,所以教师在挖掘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开展课程思政而盲目甚至虚假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第二,按照课程分门别类的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的性质及课程教师的现实能力,设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目标。如借鉴上海市委所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建设方案,在三大类课程之下又将之划分为四个具体的课程类别,即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哲学社会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分别发挥这些课程的引领、浸润、深化和拓展作用。并且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学科甚至课程的方案建设上,如在《逻辑学》这门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什么,以及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
一是坚持以学生真学真懂真用为归宿,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向。课程思政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所关心的问题去深度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个性化“滴灌”与总体性“漫灌”相结合。充分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和教学方式提升课程质量,同时满足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和理论阐释的规范严谨,进而增强思想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是构建各类专业课程体系新范式,实现课程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应当凸显课程思政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特征和独特优势,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的深度整合提供资源和平台。将学术氛围、师生关系、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资源要素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思政”。
三是鼓励教师在言传身教中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师生之间充分交流与沟通渠道畅通。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要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教师应当通过课堂互动、课后答疑、小组讨论、网上交流、教学反馈、学业指导等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和沟通,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
各教学单位和部门要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方面的条件。一方面,要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工作。相关教学单位和部门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评价和监督等管理职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和课程标准审核制度,优化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价制度,落实校领导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等,从而科学规范课程思政建设的展开。
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服务工作。这种教学服务包括硬件设施服务和软件设施服务。后勤部门尤其是教学设施管理部门,要做好教学场所多媒体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网络通信部门要加强校园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保证校园网高速通畅运行,为教学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等等。在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体系中,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四)以点带面逐步开展有特色的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建设涉及不同学校、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师,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各个学校、各门课程、各位教师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同时,可以选取一所学校、一门课程、一批教师进行示范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形成成果可固化、经验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品牌,稳步推进,全面推开。
1.结合学校特色开展课程思政
从地区划分来看,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要结合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尤其是要注意在建设过程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的挖掘,进一步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意识;
对于港澳地区的学校,要结合“一国两制”的特殊情况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加强对各种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舆论的辨别、揭露和引导,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和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培育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对于其他地区的学校,也应该结合各自的地域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各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如在红色文化地区的学校应该着力加强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弘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道德,培育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新中国建立不易的珍惜;
在历史文化古城地区的学校则可以重点结合历史底蕴,通过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爱国情怀、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的培育,等等。还可以从不同的学习阶段,在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次的价值引导。如在小学阶段,主要是一种价值理念的传递,告诉学生是什么;在初高中阶段,则要解释为什么;在大学及以上阶段则要侧重于如何更好地去践行这些价值理念。
2.结合课程特色开展课程思政
不同课程的性质不一样,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也不一样。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色彩,所以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应予以进一步的凸显和深化,尤其是在涉及西方理论的课程中,课程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不是一味崇尚西方的文化和理论,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正向的爱国榜样;
对于通识教育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则应注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倡导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的优良风尚,不断坚定学生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信任和信念;
对于自然科学课程,它是在所有课程中意识形态最不明显的课程,在这类课程中尤其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强硬嫁接,应该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精神、创新意识、逻辑思维等相互融合,通过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课程教师可以适时地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点出其所要表达看法的价值导向,这对学生的影响会更为深刻。
3.结合教师特色开展课程思政
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擅长理论阐释的教师,可以仔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专业课程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基因式”融入,在扩展理论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实现价值引导;对于擅长数据分析的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严谨的研究态度、缜密的思维方式、较强的数据搜集和分析等能力对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学习态度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内容进行数据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的同时得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熏陶。对于擅长举例和讲故事的教师,可以在选取案例和故事的过程中多选择一些既与专业内容相关又有正确价值导向的例子,如在核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述“导弹之父”钱学森无视美国的威逼利诱,毅然决然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伟大事迹,使学生切实明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一道理,明白我们是在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们的教育是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信息来源:高校教师发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