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云端,同窗相伴— —线上教学助推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2020-03-16浏览:1743



济宁医学院自2月24日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已平稳运行三周。广大教师紧紧抓住大规模线上教学时机,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水平,坚守线上课堂,创新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师在教学设计、教育资源、学习测验、过程考核、课外作业、小组研讨、批判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加强引导。广大同学自觉学习、组建学习小组,互帮互助、互评互学,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线上教学在师生间产生良好互动和共鸣。



打破课堂沉默,师生线上互动精彩纷呈

线上教学三周来,运行课程450门,参与授课教师903人,教师共计访问量1742680人次,学生应学习人次389679,参与线上学习人次378135,参与线上学习人次占整个应学习人次的97.04%。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共发布活动14468个,发帖3583个,发布作业1308个,批阅作业27782个。学生共计访问量96050723人次,完成任务点922356个,活动参与170844人次,回帖86052个,完成作业46500人次。(见图1-3)


图1 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使用情况


图2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使用情况


图3 网络教学平台师生访问量



精心设计教学,授之以渔教师倾心培养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线上教学新模式,各学院制定完善线上教学方案,教研室集体备课研讨、广大教师精心组织教学,重点围绕课程设计、教育资源、学习测验、过程考核、课外作业、小组研讨、批判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关键教学环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医学微生物学》

李秀真教学团队重点开展了小组讨论式学习。课前组建学习小组,建立微信群,发布结合学科特点的疫情防控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思考题,推送课程资源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拓展材料,开展小组讨论;课上引导组内、组间学习研讨,互动交流,给予评价并及时反馈;课后要求学生进行总结,以思维导图上传平台,组间互评优秀作业,完成知识内化,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开展了小组讨论式学习



《医学免疫学》

马群教学团队开展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有效学习为核心的在线混合式教学。他认为虽然线上学习不受空间限制,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孤独感,进而减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设计中,强调以学习小组(7-8人)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通过设计高阶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学习并提出问题,交由小组微信群或QQ群讨论后仍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交至课程平台,供教师调整教学安排和其他学生课前查看。同时,设计课堂小组考核,题目理解要求高,讨论性强,小组线上讨论后提交最佳答案。直播课教学中,教师对提交的问题和考核答案心中有数,重点强化。课后小组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组内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


《医学免疫学》开展的小组内、小组间线上讨论


《护理学导论》

刘鹏飞老师以作业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将文献查阅、作业要求、文字格式等提前发布给学生,作业成绩为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并在线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同伴互评等进行集中反馈和形成性评价,改变了评价方式、内容单一的弊端,对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等进行了有益探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文献查阅、文字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提交的《护理学导论》课外作业


《生物化学》

赵颖老师以纯熟的PBL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线上发布章节导学,提出问题,推送文献和参考书,引导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在线测试、线上考核,然后小组内展开充分讨论,小组互评后形成小组答案提交,老师对答题进行在线点评,强化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课后布置1-2个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完成,老师不定期抽查。


《生物化学》课程PBL教学


《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褚宏蕊老师非常注重教学设计和师生互动。与线下教学相比,同样的教学环节设计和学习任务,师生的投入度明显提升。据统计,线上教学两周多以来,47名同学对课程访问了3909次!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可以多次学习,教师可以监测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师生间的相互反馈促进了双方的投入度,进而提升自主学习效果。丰富的教学资源、便捷的线上互动、及时的反馈指导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注重教学设计和师生互动


《分析化学》

魏开芳老师尝试以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授课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奠定基础。首先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对化学杂质限量、限量检查法的定义、对照法的操作原则等内容进行总结复习,在此基础上,魏老师给出提示,让学生本着“平行操作——现象——结论”的思路,自行设计检查实验—如何对葡萄糖中的氯化物进行检查。由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并总结出本部分知识点的共性和注意事项。通过“问题导向”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分析化学》尝试以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把脉问卷调研,及时反馈督导改进教学

针对三周线上教学实际,对师生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调查。回收教师有效问卷297份,学生有效问卷8291份。


1. 教师引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调查发现,72.06%的教师熟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和内涵。81.82%的教师已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或指导工作。(见图4-5)


图4 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和内涵知晓度


图5 教师是否已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或指导工作


62.63%的教师认为线上学习三周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78.45%的教师认为时间管理能力提高,64.65%的教师认为学习方法改进,58.59%的教师认为学习参与度更高,57.24%的教师认为学习效率提高,55.56%的教师认为学习策略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来源,79.46%的教师认为丰富的教学资源,76.09%的教师认为适宜的教师引导,71.72%的教师认为适度的课外作业,71.38%的教师认为科学的课程设计,70.71%的教师认为有效的互动答疑。(见图6-8)



图6 线上学习三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


图7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


图8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来源



2. 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性3169人,占38.22%;女性5122人,占61.78%。学院、年级、专业、层次分布见图9-13。


图9 参与学生性别构成


图10 参与学生学院分布


图11 参与学生年级分布



图12 参与学生专业分布


图13 参与学生层次分布


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与内涵的了解程度,52.86%的学生表示熟悉,对于如何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88.19%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老师引导”。(见图14-15)


图14 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与内涵的了解程度


图15 如何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55.76%的学生明确表示线上学习三周来自主学习能力有提高;73.63%的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主要内容是自律性。(见图16-17)


图16 线上学习三周来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


图17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81.97%的学生认为时间管理能力提高,59.38%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提高,58.61%的学生认为学习方法改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来源,83.69%的学生认为丰富的教学资源,64.99%的学生认为科学的课程设计,61.87%的学生认为适宜的教师引导,53.41%的学生认为适度的课外作业。(见图18-19)


图18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


图19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来源


72.97%的学生对老师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表现表示满意;42.52%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困难。(见图20-21)


图20 对老师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表现


图21 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是否存在困难


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困难时,78.93%的学生选择利用网络,61.40%的学生选择请教同学,57.13%的学生选择同学讨论,53.12%的学生选择请教老师,50.50%的学生选择查阅文献。(见图22)


图22 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困难时的处理方式


影响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因素,56.30%的学生选择学习氛围,49.72%的学生选择学习兴趣,46.36%的学生选择多媒体工具,44.45%的学生选择网络信号。(见图23)


图23 影响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因素


总体来说,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和内涵熟知度较高,大部分教师能主动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或指导工作,三分之二的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提高。相对而言,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和内涵熟知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值得肯定的是,经过近三周的学习,有过半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有提高;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律性仍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主要内容;大部分学生对老师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表现表示满意,认为老师提供的教育资源如课件、视频、音频、教案、大纲、文献、参考资料能满足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困难时更趋向于求助于网络,由此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同时加大引导力度,多措并举,持续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供稿 :李印龙   校对:郭艳玲   审核:时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