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济宁医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的指导意见》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修订工作,并确保培养方案科学、有效地实施,现组织开展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共享平台的统筹、协调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一、收集开设课程信息
根据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已由学校统一设置,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则由各专业结合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需求自行设置。为便于同类课程的统筹实施,要求课程由专业所在院(系、部)承担的,可直接根据培养需要确定开设,非所在院(系、部)承担的课程须统一提交拟开设课程相关信息,如开课专业、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总学时、拟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开课教研室、开课校区等信息。
各专业所在院(系、部)要认真组织,在广泛征询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填报“济宁医学院本科专业拟开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情况统计表”,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盖章后于2014年7月8日(星期二)前报送教务处教务(考务)科,电子版发至邮箱:jyjwk@163.com。
二、统筹、协调,确定课程共享平台
由教务处负责整理、汇总报送的课程材料,并会同专业所在单位、开课单位等进行课程统筹、协调(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课程共享平台按照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本着学制相同的相近本科专业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开课学时和学期相同的原则,分成五个课程模块。平台中所涵盖的专业可根据各专业修订及统筹、协调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五年制医学专业平台: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精神医学与精神卫生方向)、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
2.四年制医学相关专业平台:康复治疗学、护理学、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护理学(中美合作办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应用心理学;
3.四年制医药、生物专业平台: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中药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
4.四年制管理类专业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医药营销)、市场营销(保险营销)、公共事业管理;
5.四年制计算机类专业平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测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工程。
6.四年制外语类专业平台:英语。
注:专升本、专科各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共享平台将在本科培养方案确定后再统一组织修订,2014级专升本、专科各专业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任务原则上按原培养方案执行。
三、下发、实施课程共享平台
根据统筹、协调结果,由学校统一定稿印发《济宁医学院本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共享平台一览表》,并在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
课程共享平台中的课程开设门数可根据专业需要有所不同,但开课学期及学时原则上不允许改动。后续新上专业或专业方向,需开设的同类课程原则上根据以上五个共享平台进行设置,并填报“济宁医学院本科专业拟开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情况统计表”,由学校审核通过后执行。
附件 济宁医学院本科专业拟开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情况统计表.xls
教 务 处
2014年7月3日